
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经常有质疑的声音,就是带着孩子读“深奥”的国学经典,很多家长觉得对于孩子是件“太过年龄”的事情,孩子这么小,能读的懂吗?
现在不说答案如何,先举例子说明吧。
现在体制教学教材中,国学经典内容不是很多,因于这个原因,也因为自己爱好国学经典的学习,读经典乐在其中,故每个周六都办周末课,《学庸论语》《诗经》《道德经》扥,两个小时的读书,原则上就是“老实大量”读书,有坚持连续每周都来的学生,基本把《学庸论语》《弟三百千》读的非常熟练甚至会背了。
林则徐有句警言“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在带学生们读“古书”的过程中,我同时侧重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遵循的就是“弟子规”和“养正遗归”的规范。
某次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孩子读书的时候腿在那里抖啊抖,虽然这个小动作以前提示过,但是过了个春节,看来孩子的旧习性又复发了,我只是悄悄的制止了孩子的这个“不良动作”,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拿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看蔡礼旭老师讲的《百善孝为先》,其中一段就提到孩子们的坐卧行走的规范,看完视频,我对某某同学说,“知道为什么让你们看这个视频了吗?‘勿箕踞,勿摇髀’,你上课的时候腿在那里晃啊晃的,当时没说你,可是快把我的头都给晃晕了。”
因为我说这话的时候家长和学生们在,而且是直接矛头指向这位同学,也忽略了这位同学是非常好面子的人,这位同学就回复我,“老师,‘人有私,切莫说’”。
我和学生们的关系,已经“打成一片”了,当下我就给这位同学道歉,“对不起,我的弟子规没学好,我们的弟子规都没做好”。
在带孩子们读经典的过程中,虽然也会给孩子们讲讲文中大意,但主要还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上面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家长们,还担心孩子太小,读不懂经典吗?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18/03/23/%e5%ad%a9%e5%ad%90%e5%b0%8f%e8%83%bd%e8%af%bb%e6%87%82%e7%bb%8f%e5%85%b8%e5%90%97%ef%bc%9f/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