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数字说论语2(四道、五智、六学)
首页 > 传统文化——论语 作者:礼记 2018年11月20日 浏览:43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山东财经大学王蔚教授,1974年开始接触《论语》,1985年开始学习《论语》,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究揣摩,让他对《论语》有着深刻而独到的体会和感悟。王蔚教授认为《论语》的精神内蕴可以用一系列的数字来体现:一核、二尺、三德、四道、五智、六学。

    以下是我在多次参加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听课后笔记的进一步学习整理,接上篇《论语》学习——数字说论语1(一核、二尺、 三德)。

四道:行已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他有君子的四种品德,为人谦恭,侍奉君主恭敬,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该役使百姓时则役使,不该役使百姓时则不役使。“恭、敬、惠、义”四个字,把修身、处世、为政揭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五智:五大智慧,敬天命,远鬼神,辨上下,重前后,顾左右。

敬天命:所谓敬天,就是尊重自然,所谓敬命,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命者,规律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夫子五十而知天命。而敬的顺序就是:天地、君、亲、师。

远鬼神:敬鬼神而远之,王蔚教授评价,这是孔子了不起的智慧,“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怪异的东西,不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谈神神鬼鬼的东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子路问死的时候,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辩上下:就是强调秩序,培养尊卑意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上下有序,各依本分。一是君礼臣忠,父慈子孝;二是各依其分,各守其道。君要像个君的样子,臣要像个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日常生活中例如参加活动,参加宴会时,要分清座次,要按照长幼尊卑次序来坐。

重前后:就是强调传承关系。孔子和他弟子们认为,人来自其父母,其父母来自其父母的父母,依此类推。这是孝悌观念产生的最基本的逻辑基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王蔚教授坦言,人要成功,要学会感恩,要经常反省,也是重前后的表现。王蔚教授对于每次的论语研读活动所有付出者,不光是记在心里,还记在本子上。强调所有欲感恩的人,必感恩。

顾左右:就是要处理好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孔子认为,夫妻关系是阴阳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在《论语》当中没有谈夫妻关系,但在《礼记》当中,孔子对此有非常透彻的论述。“晏平仲善于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提出了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原则:信而敬久。对朋友说话要算数,这是信。再老的朋友也要以恭敬之心待之,这叫敬久。王蔚教授讲到,生活中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例如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发祝福信息等,关系亲密的朋友有时也应该有客套、赞美之话。

六学论:生活之学、教育之学、修身之学、处世之学、为政之学、智慧之学。

生活之学:《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如何吃饭、穿衣、坐车,甚至如何喝酒,“席不正不 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些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如何喝酒,不能因为喝酒而误事。

教育之学:孔子是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提出了教与学的最高指导原则“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王蔚教授总结了孔老夫子的教学特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而无喻不出口,是老师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修身之学:君子之学,孔子认为,教育就是把人培养君子,而每个人身上都有君子的成分,也有小人的成分,教育的目的是尽量把人身上的君子的成分放大,把小人成分压缩,应当做到学(习)、思(考)、(反)省、改(过)、约(束)。

处世之学:孔子认为,人在社会中有六种基本关系,家庭内的“夫妻、父子、兄弟”关系,家庭外“君臣、朋友、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人人有“被爱、被理解、被尊重、被帮助、追求快乐”的需求,一个人要想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就要满足他的需求,要牢记“仁(爱人)、恕(理解)、礼(尊重)、惠(帮助)、乐(使人快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

为政之学: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做官应当重视的问题,王蔚教授概括为“为政之道、为政之术、为政修养、为政忌讳”,并做了一首打油诗:“德正博施立,宽庄敏慎讷。见闻名达远,虐暴贼吝绝。”,做官者要德字为先,正直正派,心胸宽广,勤奋勤勉,慎言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智慧之学:智慧之学也就是哲学,王蔚教授认为,《论语》讲了三大哲学问题“一是何为中庸?二是言行之间的关系,三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什么是中庸?简单的说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手段,做合适的事情。言行,完全一致才好,“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孔子看来,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不可分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上内容,是历次齐鲁论语研读活动听课笔记,加上上网查询有关王蔚教授讲课内容的初略整理,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同修们谅解,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附:论语修身、处世、为政40字诀(王蔚教授2017年7月修订)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

             德正博施立,宽庄敏慎讷。见闻名达远,虐暴贼吝绝。

   我们知道《论语》主张学以致用,“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择其善而从之”,正如王蔚教授所归纳总结,《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六个字:修身、处世、为政。学习《论语》,不应只是熟读其篇章,更重要的是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及工作能力。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论语》学习——数字说论语1(一核二尺三德)
什么是文、化?--吕导讲课心得(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218 天
  • 文章总数: 438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5月23日 11:06:46
  • 查询数据库39次,耗时0.030秒。
  • 内存消耗 4.1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