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方便学习理解,特将学生们学习过的《千家诗》部分注释整理,内容来自网络摘选。
《三闾庙》《秋日》《汾上惊秋》《秋风引》《秋夕》《题竹林寺》《乌衣巷》
1、《三闾庙 》 唐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释: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 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屈子指屈原,怨何深,比喻屈原的怨恨好似沅(yuán)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样。何深:多么地深。 “日暮”二句:此处化用屈原的《九歌》《招魂》中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秋烟:一作“秋风”。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译文: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背景】: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诗人经过此地后,睹物思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凭吊诗。司马迁论屈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秋日》 唐 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注释:返照:夕阳的返光。闾(lǘ)巷:里巷,乡里。
译文:斜照的夕阳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黄昏时分古道荒凉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背景】“秋风”句使人联想起《诗经·黍离》这首周朝臣子哀叹西周灭亡的诗歌,大概诗人正为战乱频繁、国势衰弱而担忧。这首诗的结构很简单,情调却很苍凉,但画面还是生动的,像是一幅淡墨的秋山村居晚景图,艺术上还是可供借鉴的。
3、《汾上惊秋》 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译文: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背景】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 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4、《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至:到。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朝:凌晨。庭树:庭园的树木。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闻:听到。
译文:不知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的大雁。早晨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羁旅他乡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
【背景】:刘禹锡曾被贬南方,这首诗就是作于被贬期间。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异乡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一作:天街,露天的石阶。卧看 一作:坐看,坐着朝天看。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和织女。
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赏析: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6、《题竹林寺》 唐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注释: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 殷勤:亲切的情意。 过:访问。
译文: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赏析:隐士多为思想家,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题竹林寺》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料的伤怀。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遗憾,而这遗憾是人力难以抗拒的。所以诗里用到了“促”这个字。因为这岁月的催促,诗人难以预料自己还有多少机会能来欣赏美丽的风景,所以用到了“更”这个字。
7、《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这是一首怀旧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0/12/23/%e3%80%8a%e5%8d%83%e5%ae%b6%e8%af%97%e3%80%8b%e6%b3%a8%e9%87%8a%e6%95%b4%e7%90%86%ef%bc%881%ef%bc%89/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