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明:本篇为山东财经大学王蔚教授,在齐鲁论语研读第77次公益活动的演讲节选,演讲日期:2019年3月25日19点至21:30,王蔚教授介绍了《论语为政五千言》,并重点讲了论语公治长篇、雍也篇中涉及为政的章节。
我们看下这段话,同志们是很有意思的。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当年孔子有很多学生,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只有很好的学生才能陪在孔子两边。这是值班的,今天谁值班,明天谁值班,只有最好的学生,才有值班的资格。有一天,颜渊和季路来值班,同志们“侍”是什么?孔子走到哪里,这两个人跟到哪里,孔子坐着,这两个人要站着。“侍”本身就有站着的意思。
有一天,正好有两个学生,一边一个站着,孔子大概是坐着,高兴啦老夫子。“盍各言尔志?”——哎哟,今天,大概天气也很好,事情也不多,讲讲你的志向吧!作为老师来讲,经常要叫学生讲讲志向。学生也有大志向,也有中志向的,也有小志向的。老师呢说“盍各言尔志?”怎么不讲讲你的志向呢?
子路一听,让我讲志向!子路的志向是什么?——“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老师我谈谈我的志向:我不是有马车吗?我不是有裘皮大衣吗?我如果有这些东西,与朋友共!拿出去用。“敝之而无憾。”烂了就烂了。看人家多大气、多大方。有些人,同志们,就很小气啦!你借了我一支铅笔,啥时候还啊?小的时候经常因为一支铅笔啥时候还闹矛盾。我想起我大学的时候,都读大学啦,两个人关系好的时候,大概吃了他一点咸菜,关系不好的时候有个同学想起来啦!哪一天哪一天你吃了我的咸菜,你还我。另一个地说好,我买咸菜还你。你必须还我、就我吃的那种。同志们吃到肚子里了怎么还呢?可能大家觉得好笑,还有这事儿吗?因为这里有直播啊同志们,我不能把名字点出来,那位同学要看见我这么说他,肯定恨死我啦。看看人家子路是怎么办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个车马也好,裘皮大衣也好,“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到了颜渊啦!子路说完啦,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老师啊,我倒没有多少志向,我呢,最好的志白就是我也别说我自己多么好,我也别说我自己有什么功劳,我愿意做一个谦虚的人。子路性格很强,子路给老师出了个难题:“愿闻子之志。”哈哈,叫我们俩个说啦你不说!你不说,你不说不行。
学生和老师之间,很多情况下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跟我很多学生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时候老师说了算,大部分情况下老师说了不算,门长和副门长经常不听我的,不是批评是表扬!遇到老师不对的地方马上指出来老师这个事情不对。
子路呢就说“愿闻子之志。”——老师啊,你讲讲你的志向。这个时候老师讲了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如果老年人跟我孔丘相处,我会让老年人安心的;如果朋友跟我孔丘相处,那么我希望我的朋友们是信任我的;如果年轻人跟我孔丘相处,我希望年轻人他是会怀念我的。我的志向是什么?我能够跟老年人相处得很好,我要跟我的朋友们相处得很好,我要跟我的晚辈们相处得很好。——“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也有的专家说,哎哟,你解释得太低了,孔子怎么这么低的志向呢?怎么解?老者安之: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会得到社会的安置,你知道吗?安之是安置的意思;朋友信之,你不要认为朋友就是孔子的朋友,朋友是天下所有人都是朋友,所有的人都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社会;少者怀之呢?所有的年轻的孩子们,都会得到国家的照顾和照料。同志们,不能故意地去拔高孔子,其实孔子讲的就是老年人跟我相处的时候能安心;朋友们跟我相处的时候对我放心;孩子们跟我相处的时候,少者,能够想到我还是个不错的老头儿,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能做到这一点就了不起啦!不用去过份拔高孔子。
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课,一个学生“叭”举手,就像刚才那个女孩子举手一样,我说你举什么手?老师我叫安信怀,同志们注意,“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里面一个安一个信一个怀,我强调了安信怀以后,他说老师,我叫安信怀。我说你哥哥是不是叫安信关。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起名字来讲,如果叫安信怀的话,肯定你哥哥叫安信关,你才能叫安信怀,我说别的起不出来。他说老师我哥哥真是叫安信关,我真是叫安信怀,他说老师我得改名。我说你为什么改名?他说孔子伟大的理想叫安信怀,我根本就做不到安信怀,我对不起这个名字,我把它改了吧!我说你爹给你起名字的时候就没想到让你做孔子这伟大理想,你也不用压力那么大,你装不知道算啦!你还是叫安信怀。安信怀呢从我的课堂上毕业了有十多年啦!现在安信怀同志过得怎么样我真不知道。如果安信怀同志看到这个视频啦,希望跟本老师联系一下啊!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讲安信怀的故事。
好,我们来读读这段话,颜渊、季路侍,开始……
今天晚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论语》“为政五千言”当中的第五篇和第六篇,就是截取了一段,就像看截面一样,也不从前也不从后。《论语》呢大概在课堂上就是这么讲《论语》,给大家见识见识《论语》就是这么讲的。所以《论语》必须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