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方便学习与理解,特将声律启蒙学习过的内容,整理一下注释,内容来自网络搜集,注释不全,请学童、学友们谅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现”,关键还是要靠个人认真熟读,方能学到,领悟道。
《上卷·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注释】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颜巷陋:见《论语》。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冀北,古幽都地。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同泰寺:《梁武帝传》帝常与高僧讲佛经于同泰寺,时天雨宝花而下。未央宫:《汉书》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绿绮:卓文君琴名。青铜:镜也。欧:素丝悲青铜。曾巩:水面磨青铜。
【注释】皤:白也。芰:音忌。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眉月:《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长虹:雨气也。《记》气如白虹。
《上卷·二 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注释】上智:智慧杰出的人。《孙子兵法·用间》云:“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间谍)者,必成大功。”中庸:才能一般的人。[汉]贾谊《过秦论》文载:“[陈涉]材(才)能及中庸。”
【注释】镜奁(奩lián):妇女用的镜匣。奁泛指精巧的小匣子,比如妆奁(嫁资),印奁,茶奁等。[唐]杜甫《往在》诗云:“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衣笥:盛衣用的竹器。《尚书·说命中》文载:“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意思是,赐官服、授兵器应视其本人是否称职和胜任)。”野杵村舂:亦作“村野杵舂”。村民用木棒舂米。杵:捣米或捶衣用的木棒。舂:用木棒捣去谷类的壳。[东汉]桓谭《新论·离事》文载:“宓牺(即古帝伏羲氏)之制杵舂,万民以济(得益),及后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野杵:指在村边小溪洗衣服的妇女用棒棰捶打衣服的声音。古诗词中也有“砧杵”(zhen一声)的说法,即分别指妇女捶打衣服时用到捣衣石和棒槌。也称为捣衣。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比如舂米,舂药。村舂:指乡村中舂米时碓(duì)砸落在石臼中发出的声音。
花灼烁:繁花光彩。[西汉]蔡邕《弹棋赋》云:“荣华灼烁,蕚不韡韡。”草蒙茸:茂草蓬松。[宋]胡宏《雨急》云:“雨急落花零乱,风微吹草蒙茸。”九夏:因夏季有九十天,故谓“九夏”。[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云:“三伏渐终,九夏将谢(结束)。”三冬:因冬季有三个月,故谓“三冬”,指的是孟冬(农历十月)、仲冬(农历十一月)、季冬(农历十二月);或指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唐]杜甫《遣兴》诗云:“蜇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戏马:指项羽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云:“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另河北临漳县西和江苏江都也有“戏马台”,分别又称“阅马台”和“玉钩斜”。(见《水经注·浊漳水》《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蟠龙:指蟠龙斋。《晋书·刘毅传》云:“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桓温之子)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另,《宋书·志二十一》载:“桓玄出镇南州(荆州),立斋名曰‘蟠龙’。”
擘:同掰。晋朝吏部侍郎毕卓,常因嗜酒而废职。饮酒时,“左手持蟹螯(螃蟹),右手持酒杯”,不醉不休。(见《晋书·毕卓传》)王恭:东晋建威将军王恭,少年即有美誉,常乘高车、披鹤氅裘涉雪而行。年少的孟昶见了,羡慕不已,感叹说:“此真神仙中人也!”孟昶继位五代后蜀国君后,好游宴,不务政事,宋兵入蜀时,孟昶“举州投降”。(见《晋书·王恭传》《五代史·孟知祥附孟昶传》)
玉笔:碧绿的山峰像巨笔。江西庐山东南,有五座高峰耸立,像五位席地而坐的老翁。《浔阳记》载:“山北有五峰,于庐山最为峻极,其形如河中虞乡县前五老之形,故名。”[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若金镛:镛:大钟。风雨所击之声犹如如洪钟。有人可能是据《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语中有“南康”字样,即认定三姑石在江西北部的星子县境。但据查,宋太平兴国三年(982)以后,才有治在星子县的南康军、南康府名字出现,至今星子县的所在地叫南康镇。而位于江西南部的南康市,早在晋太康三年(282)即设为南康郡,它的辖区东为武夷山。据《武夷山志》载: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换骨岩之侧的大王峰顶,立有三石,相距数米,形似三座大钟,山民称其为“三姑石”(三姐妹)。大石之顶树木簇拥,称为大姐爱戴花;次石斜偏于大石,称为二姐爱撒娇;三石的岩腰呈三个层次的重叠之状,形似三朵蘑菇,称为三姐身怀六甲。[唐]安麐《三姑石》诗云:“雾鬓烟鬟仿佛梳,老翁指点说三姑。娉婷不嫁非无意,谁是人间大丈夫。”
《上卷·三 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行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注释】蓉裳:《楚辞》集芙蓉以为裳。蕙帐:《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斝:音贾,酒器。《诗》洗爵奠斝。釭:灯也。 幔:帐也。碧油幢:军幕也。 金缸:《汉书》醢酒千缸。注:长颈瓮。 荆公:岂惟闲伴倒金缸。 马武:字子张。仕后汉,鸣剑抵掌,从光武破王寻,击郡贼,列名云台。 龙逄:《纲鉴》夏桀失道,龙逄直谏,遂见杀。
【注释】九泽:《广舆记》吴越之间具区:楚云梦,秦杨纡,晋大陆,郑圃田,宋孟诸,齐海隅,燕巨鹿,并昭余祁,为九薮。薮即泽也。三江:《禹贡》三江既入。蔡沈注:三江在震泽下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韵府:三江乃钱塘、扬子、松江。一云松江、钱塘、浦阳,一云在苏州。 倒戈:《武成》前徒倒戈。盖纣士卒无心敌武王而倒其戈也。系剑:《纲鉴》汉刘邦元年冬月,王子婴素车白马系剑于道旁以降。婴,始皇孙也。垒:燕巢也。
【注释】华岳:《广舆记》西岳华山,在陕西西安府华阴县。湘江:《广舆记》潇湘、蒸湘、湘源为三湘。禁:宫禁。青琐:《后志》给事黄门侍郎掌青琐,户边琐镂刻为连琐文而涂青也。闼:宫门。栖鸾:《汉书》仇览字季智,又名香。先为蒲县亭长,后为主簿。王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展骥:《蜀志》庞统字士元,初令耒阳,不治。鲁肃荐于先主曰:士元非百里才,使处治中别驾间,乃得展其骥足。按治中、别驾,皆府佐名。牧羊:《汉书》苏武陷匈奴,不降。乃牧羊北海,单于置武于雪中,不与饮食,武卧啮雪,毡毛并啖之。活鲋:《庄子》市辙中鱼曰:岂无升斗之水活我乎?庄子曰:我待决西江之水而活汝。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1/02/16/%e3%80%8a%e5%a3%b0%e5%be%8b%e5%90%af%e8%92%99%e4%b8%80%e4%b8%9c%c2%b7%e4%ba%8c%e5%86%ac%c2%b7%e4%b8%89%e6%b1%9f%e3%80%8b%e6%b3%a8%e9%87%8a/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