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注: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家人们视力保健了解。
弱视及其危害
弱视是指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即通过散瞳验光后戴镜的视力)低于0.8者,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稍大些再治疗,甚至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小眼镜”的现实,“等待”的心理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有研究表明:2-3岁以内为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6~8岁前为敏感期,超过10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2岁后再治疗,几乎无望。而且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打持久战,学龄前儿童有更多的时间配合治疗,上学后某些治疗会因为学习受到影响,往往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影响疗效。
另外如果儿童的弱视不及早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融合消失,成为立体盲。这对于孩子今后开车、选择大学所学专业以及就业均带来影响。
专家指出,弱视本质上可看成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而弱视仪的作用在于用色标来唤醒“睡觉”的视细胞而间接增视或用图标锻炼“萎缩”的视力而直接增视。光刷弱视治疗仪是为了唤醒“睡觉”的视锥细胞或视中枢细胞而间接增视。
157、什么叫做弱视?
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8,且不能矫正者为弱视。弱视是指眼睛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用矫正镜片也不能提高视力到0.8以上。多知道一点没坏处,但是可以不必讲:
一般认为,弱视是婴幼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眼睛感光系统(主要是黄斑),未能充分发挥感光功能,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觉功能障碍。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8岁以上儿童视觉发育已近成熟,能抵制诱发弱视的因素,不容易发生弱视。弱视患者的主要缺陷是弱视眼有一中心盲点而视网膜周边部功能正常。
贴示:但是这样回答顾客只能招致更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的回答是: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出现弱视后,无论戴什么眼镜也不能将矫正视力提高到1.0的正常标准,唯有通过治疗可能治愈。
158、弱视的危害是什么?怎样发现孩子患有弱视?
当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斜)眼、皱眉或靠前看时,可能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须马上找视光医生进行检查诊治,如果矫正视力欠佳,则有可能存在弱视了。
弱视不仅使视力下降,还会导致立体视觉异常。所以,一定要抓住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为孩子治。
171、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弱视?
对所有儿童都应在3岁左右详细检查视力,这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方法。一般讲,父母发现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离书本太近;看人物时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看人时歪头等,都应常规到医院行眼部检查。
159、弱视分哪几种?弱视按其成因可分为:
屈光不正性:双眼有明显的高度远视、近视或散光形成的弱视,可能需要经常戴镜治疗。
屈光参差性:两眼屈光参差较大(250度以上),长期得不到矫正,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易形成弱视。
斜视性:由于斜视造成的弱视,弱视是斜视的结果,早期适当治疗可提高视力。形觉剥夺性:先天或后天因素长期阻碍外界影像对视觉的刺激,视机能发育受到抑制形成的。发育异常性:如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全色盲等造成的弱视。
160、弱视程度分级
弱视按矫正视力的高低可分为轻度(0.6-0.8)、中度(0.2-0.5)、重度(小于或等于0.1)
161、弱视是怎样形成的?
弱视形成的先天原因:患高度近视的父母遗传给子女;早产婴儿眼内组织发育不完善;胎儿在母亲妊娠期内营养不良,影响了眼球的正常发育。弱视形成的后天原因:幼儿在眼球发育期间,眼底黄斑部中心凹的神经细胞没有得到足够的聚集清晰的影像刺激,影响了它的发育,而失去对精细空间分辨的能力,引起了视觉紊乱。
162、弱视有什么危害?
弱视是视觉功能障碍,无法获得正常的立体视,严重的还可造成终生视力低下,不仅影响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无法从事理想的行业),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163、弱视的治疗原则:
弱视的治疗必须抓早抓小,因为弱视主要发生于学龄前的儿童,而最佳的治疗时机在6-9岁,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超过了十三四岁就非常困难了。千万不能人为地耽误了孩子恢复视力的良机。
165、孩子得了弱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弱视治疗的疗程长、功效慢,治愈可能需要一两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还常常会有一定的反复性,对此家长要具有信心和耐心,积极配合,陪伴和督促孩子做好各项辅助训练,并定期复查。
166、弱视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弱视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视力的变化情况,对治疗方案做出适时而科学的调整,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起初,弱视儿童应每半月至一个月检查一次视力,治疗达到一定程度后,改为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连续检查观测三年。
167、弱视儿童吃哪些食物对增进视力有帮助?
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B或锌、钙等营养的食物,如蛋类、鱼类、奶类、胡萝卜、菠菜、豆类、海带、紫菜和猪骨、牛骨等等。
170、弱视若发生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则是一可治愈性疾病。儿童的弱视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导致融合消失,成为立体盲。
172、弱视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治?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视力发育的正常过程受到阻碍,使视力不能达到该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如果在视力发育停止以前,阻碍视力发育的因素持续不能解除,就可能导致视力的永久低于常人的状态。一般我们会帮助顾客(很多时候是家长)来分析引起他们家孩子弱视的原因。引起弱视的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弱视是屈光缺陷和视疲劳引起的。如果小孩有一只眼睛或者双眼有屈光不正却未及时得到矫正,很容易引发弱视。
如果是高度远视和散光引起的弱视,只要在3-4岁时配戴合适的眼镜,坚持戴到12岁就可以治好。
弱视能否治愈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高。3岁以内的孩子治疗后几乎均可痊愈。3—6岁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学龄期再治,效果就差多了。
64、治疗弱视有哪些方法?
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遮盖疗法、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光刷疗法、视觉生理刺激疗法(光栅)、后像疗法和家庭精细作业等等。由于弱视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疗法往往较单一疗法更为有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弱视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特别对年龄偏大或中、重度弱视儿童的帮助更大。
173、弱视有哪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准确验光,儿童还需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
(1)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家庭作业:遮盖视力好的眼睛,强迫弱视眼(视力差的眼)看东西,同时做精细目力家庭作业,如:用弱视插板进行训练,刺激视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弱视眼视力提高。本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效果可靠。
(2)视刺激疗法(即CAM刺激仪):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来提高视力。此法便易行,每次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尤其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其它还有压抑疗法,后像疗法等。
174、弱视治疗年龄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稍大些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也容易配合是十分错误的,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岁以内为关键期,6~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6岁后再治疗,几乎无望。
175、弱视眼经治疗视力恢复到正常后是否可停止治疗?
弱视经治疗后,视力恢复到正常,很多家长认为不必再进行治疗,这是错误的。通过治疗使孩子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仅仅恢复的是视力,以后还要训练孩子双眼单视、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等,使眼睛趋于常人。
176、弱视怎么预防,已经弱视怎么治?
孩子8岁以前视力发育期要给予充足的视觉刺激,比如:允许孩子在合适的时间(掌握在半小时内,可多次)看电视,做拼图,搭积木等精细的游戏。治疗的话越早越好,孩子越小效果越好,3岁以内的孩子治疗后几乎均可痊愈。3—6岁治愈率可达90%以上,如果孩子到了学龄期再治,效果就差多了。同时配戴合适的眼镜辅助治疗也是关键。所以建议家长让小孩从小多做视力检查,多吃对眼睛有利的食物如番茄、牛奶、菠菜、胡萝卜等。
- 弱视的危害是什么?怎样发现孩子患有弱视?
当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斜)眼、皱眉或靠前看时,可能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须马上找视光医生进行检查诊治,如果矫正视力欠佳,则有可能存在弱视了。
弱视不仅使视力下降,还会导致立体视觉异常。所以,一定要抓住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为孩子治。
- 孩子得了弱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弱视治疗的疗程长、功效慢,治愈可能需要一两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还常常会有一定的反复性,对此家长要具有信心和耐心,积极配合,陪伴和督促孩子做好各项辅助训练,并定期复查。
- 弱视治疗年龄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稍大些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也容易配合是十分错误的,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岁以内为关键期,6~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6岁后再治疗,几乎无望。
- 治疗弱视有哪些方法?
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遮盖疗法、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光刷疗法、视觉生理刺激疗法(光栅)、后像疗法和家庭精细作业等等。由于弱视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疗 法往往较单一疗法更为有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弱视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特别对年龄偏大或中、重度弱视儿童的帮助更大。
大家都知道,判断一个人往往会用“眼明慧聪”。弱视,在医学上成为“视力障碍”,常被人嘲笑嘲讽,弱视眼睛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聪明的判断。为帮助弱视患者,还其一个清晰的视界,推出以下治疗弱视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是治疗弱视的关键第一步。配镜前必须用阿托品散瞳验光,取得准确的验光度数后,再予以合理的治疗性配镜。每隔六个月复验一次。
2.红光闪烁训练:采用波长为630纳米红光,针对刺激眼底黄斑中心区域细胞。该区域为眼底最敏感区,通过刺激可加速细胞生长,提高孩子视力。
3.光刷训练:进一步刺激黄斑部位,尤其对旁中心注视效果明显。
4.光栅训练:采用电脑多媒体形式,对视功能进行精细目力训练,逐步提高孩子视力和视功能。
5.超声治疗:利用弱视超声治疗仪,改善眼部局部血液供应,缓解视力疲劳,可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加快弱视治愈时间。
6.后像疗法:利用虚拟场景,将弱视治疗与电脑动画融为一体,可使眼底黄斑区的抑制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而使视力提高,纠正偏心固视、提高视力。
弱视危害孩子一生 须及早治疗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眼病。弱视最大的危害是由于患弱视的眼视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眼睛的视力就会永久低下。
1、视功能损害。弱视的儿童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
2、无法形成立体觉。弱视的儿童长大后必然学习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
3、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
4、弱视还可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弱视儿童常有自卑和自闭心理。
眼科研究院专家指出,弱视眼对患者来说,将一辈子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他们眼里,立体视觉模糊,因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幼儿视功能发育的眼病,儿童中发病率为2%-5%。
专家提醒:弱视孩子从3-5岁开始坚持治疗,方法得到,大多数是可以痊愈的!
弱视是一种顽固疾病,治疗过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需要几个月、有时需要两三年。眼科研究院斜弱视专家指出,“有些家长因嫌麻烦,轻视弱视的治疗,认为不过是看东西模糊了些,影响不会太大。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弱视会使人单眼视力低下,没有立体视觉,失去精细空间的分辨能力,将来无法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
“0-2岁,是发现及预防弱视的关键阶段。歪着头看人,看东西眯眼睛都是视力不良的前兆,”眼科研究院专家介绍说,一旦患上弱视,就要抓住治疗时机,如3-5岁左右开始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或基本痊愈,如晚于12岁开始治疗,则疗效非常差,甚至无效。
弱视与近视的区别
弱视和近视存在根本的不同——弱视是发育问题,近视是屈光不正。事实上,弱视与近视其实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病!
弱视是发育问题,是视网膜神经细胞、视觉传导通路、甚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发育障碍的严重眼病。
虽然弱视和近视的外在表现都是视物不清,但近视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问题,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戴镜后的视力是可以基本正常的,而弱视却不同,无论怎样变换眼镜度数,眼睛依然看不清东西。
家长都很在意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但对弱视认识不足。带着对弱视的认识模糊,眼科医院斜弱视专家郑雪梅主任提醒大家,弱视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儿童眼病。孩子弱视若不及时矫正治疗,对视功能危害很大,不仅视物不清,还会造成缺乏立体视觉。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是学龄前,超过12岁就难以治愈,如果进入成年,治疗弱视则基本无望。
成年后治弱视效果为零
明确地说,弱视并不会像许多人讹传的那样随年龄的增长而好转,但若及时治疗,弱视是可以矫正的。视力可以恢复到正常。有资料说,最好在3~5岁以前进行。因为双眼视觉发育1~2岁基本形成,所以3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关键时期。6~8岁发育基本趋于完善,如到10岁以后发现弱视再进行治疗,效果甚微。
治疗弱视需要较长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弱视的治疗时间较长,除了要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之外,还要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弱视治疗仪治疗、针灸等等。一年半载见不到明显的效果是正常的,最长的需要7~8年才能治愈,家长们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疏懒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人生遗憾。
目前,大多数弱视孩子不能在3岁前被发现与治疗。其原因一是家长对弱视知识的欠缺,二是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还不够普及,有的检查了又不够准确。郑主任说,4岁以上儿童绝大多数都能配合检查视力,因此儿童定期准确地检查视力,是发现弱视的最好办法,应该把普查视力从目前的小学阶段提前到学龄前。学龄前儿童最好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视力低于0.8~0.9或双眼视力不一样,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
家长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看东西总爱凑得很近,侧着头看,眯着眼看,眼球震颤,就应该带他们到医院做散瞳验光,了解屈光情况,查查有无弱视。
哪些孩子易患弱视
弱视是较常见的儿童眼病,据统计,儿童中弱视发生率为1.3%~3.0%,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大类:
1、睡眠时间少的孩子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期,特别是7~9岁和12~14岁时,如果睡眠时间少,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弱视。
2、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的孩子,凡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小儿,在青春期前容易发生弱视。这主要是低体重儿童的先天发育不足,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所致。
3、早产儿早产2周或2周以上的小儿,在儿童期常发生弱视。
4、父母亲为弱视眼者弱视的遗传程度随父母眼睛弱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5、用眼过度的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眼与电视机的距离小于3米,长时间看书距离少于30厘米的孩子,多数会出现视力疲劳,其中一部分会发生弱视。
- 儿童弱视知识问答
弱视是怎么回事?
弱视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也就是说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目前已引起广大家长及眼科医生的极大关注。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
弱视有什么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这将直接影响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影响个人的前途。另外,弱视常引起斜视,从而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
弱视可分成哪几种类型?
弱视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弱视?
为儿童检查视力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在儿童第一次查视力前,家长应教会他识别视力表,以尽量避免检查视力时的误差。儿童应每隔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视力,若发现视力低于0.8—0.9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医生对视力不好的孩子在做散瞳验光检查后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孩子患了弱视怎么办?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很多家长首先想到通过药物治疗,但至今,弱视的治疗尚无行之有效的药物。家长应马上为孩子配眼镜,并坚持每天戴镜,决不能时戴时摘;每年应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眼镜不合适要及时更换。另外,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训练。如弱视治疗仪的训练,平时让孩子多做精细工作:穿珠子、描画等。家长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让孩子配合治疗,不要怕麻烦,而影响训练效果,甚至训练失败。
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总之,弱视治疗越早越好。
弱视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复发能够预防吗?
弱视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双眼视力均提高到0.9或以上,但是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一眼或双眼视力又降到0.9以下,常称为“弱视复发”。复发的原因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家庭因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视力已经恢复,忽视了巩固治疗,不督促孩子继续做弱视训练,不定期检查视力、验光和更换眼镜。
患儿因素:由于儿童自觉性差,不坚持戴眼镜,不能坚持治疗。有的患儿只在家长面前戴眼镜,离开家长就不戴。
医生因素:对于斜视性弱视儿童在斜视手术后,可能因为弱视眼被遮盖时间过长而复发。
总之,只要弱视儿童存在斜视、屈光参差等导致弱视的因素不清除,弱视儿童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立体视觉,没有坚持进行巩固治疗,弱视都有可能复发。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3/09/07/%e8%a7%86%e5%8a%9b%e4%bf%9d%e5%81%a5-%e5%bc%b1%e8%a7%86%e7%af%87/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