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教育
《弟子规》读的熟悉了,经常会把弟子规里面的词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恩欲报,怨欲忘”这句话让我想起来别人对我的恩,而有的是没有办法报答的。
九四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来到一个距离家乡三百多公里,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叫寿光的县城工作,因为我当时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寿光的这个公司多少有点沾边,家乡的一位叔叔的好友,推荐的这个公司,说该公司处于寿光的黄金地段,据说香港某机构看中,将来还有合作机会,二十岁的我找工作,不像今天的大学生那样,投简历,去人才市场。大学读完了,还是和一个小学生一样的,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找工作的事情,只由着爸爸和哥哥去操心。
九四年的毕业的大学生,在当时的社会来说,还有很多地方享受分配的”待遇“的,而且多数是机关事业单位,后来当我寿光的电子公司不景气时,妈妈总是说我当年不听话,在家里闹别扭,如果能呆的几个月或者半年,家乡的有些事业单位就可以进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啥也不懂,大学的专业是父亲和哥哥帮着填,工作也不会自己打听,毕竟二十岁不是小孩子了呀。
刚开始到寿光的时候,单位的名字还不叫公司,是电子某某厂,除了工厂的工资按时正常发,加上年节的奖金和福利,整体效益竟然好于事业单位,所以当年爸爸还说,离家六七百里路怕啥,我闺女找的单位好!其实工厂的规模不大,加上办公室和财务等后勤人员,四十人左右。一个规模大点的是振铃车间,一个规模小的是磨具车间。
九十年代初,国家的交通没有如今发达,从寿光到我的家乡,只有一趟限定时间的长途汽车,中间还需要倒一次,火车则要到青州去坐,而从寿光到青州火车站,车次也很少,因而在寿光的那些年,我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妈妈后来告诉我,我刚去寿光的那几年,经常睡到半夜想我想的揪心的坐起来,但是交通的不发达,让我们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这也是妈妈离世之后,最让我伤心的事情。不懂得常回家看看。
好像有那么一次,听说公司的送货车要去泰安,从泰安到我的家乡,就近多了,得到这个消息,征得了厂长的同意后,我非常开心的搭了顺风车,接近下午的时候到了泰安j地段。同行的业务人员要继续办业务,我要求把我放到公路边,等汽车。然而等了接近一个小时,不曾看到有泰安到家乡的客车,也很少能看到客车,已经是下午了,我心里焦急起来,又过了许久,一位骑双排摩托车的人过来,已经开过去了,又转回来问我,是不是等车,我如实告诉他,我在等到家乡的客车,他告诉我,到家乡的客车不从这条路上经过,我才傻眼了,原来以为是等的客车少一直没有来,竟然是等车的地方不对,这个陌生人,将我送到104国道那,给我说了等车的地点,才放心的走了。
这件事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如果没有那位好心人的帮助,我估计等到天黑都等不到回家的客车,不只当天回不了家,让家里人担心,那年头也没有手机和家里人随时联系,我一个女孩子家,也不知道怎么找地方住宿,当时头脑里也没有住宾馆的概念的,想想都非常后怕,多年来,心里一直默默的感谢那位陌生的过路人。
我没有问那个人的名字,也没有问他所在的单位,也记不清他的长相,即便是在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现在这个时代,也是无从寻找这位好心人的,”恩欲报“别人有恩于我,而我却无法报答,只希望这个好心人,一直生活的好好的,而我能做到的,就是像他一样,遇到陌生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给他人帮助,把爱心传递。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3/12/27/%e6%81%a9%e6%ac%b2%e6%8a%a5-%e9%9a%be%e5%bf%98%e7%9a%84%e5%bc%95%e8%b7%af%e4%ba%ba/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