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漫游(初稿及后记)
首页 > 写作 作者:礼记 2024年1月20日 浏览:55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有机会漫游玉溪,是借了工作的便利。

前些年各地出差,为加盟店做开业指导,多数情况,每到一处便马不停蹄的开展工作,黄鹤楼、黄山、毛主席故居等等,虽知名景点就在当地,也抽不出时间去游玩、瞻仰。玉溪加盟店,老板白天到十几里外的乡镇医院去上班,店面员工还没招聘到,只有每晚她下班后,我才开始为其技能培训,我便趁了最初几日白天的闲暇,周游了大半个玉溪。

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来说,玉溪的一切都是新奇的,11月的玉溪,依然“百鸟和鸣,千花竞发”,如同北方的阳春三月,处处是花的海洋。玉溪靠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北方花盆的娇花嫩草,在这里长成了棵棵小树,滴翠的绿荫,七彩的花香,装扮着城市的大街小巷。

信步走进一个公园,细软的沙滩吸引了我,索性脱下鞋袜,任由放松的双脚,在温热的沙滩里享受。沙滩的周边,摇曳多姿的棕树,碧蓝的湖水,抬望眼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炽热的太阳,恍若置身于画面中的海南岛。走出沙滩,沿着盘旋的白色小桥拾阶而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聂耳音乐广场”!耳边肃然响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满怀着对人民音乐家聂耳先生的敬仰之情,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我惊喜的看到聂耳大剧院、聂耳纪念馆,细细拜读聂耳先生的生平,观望聂耳先生曾穿的衬衫、外套、木屐,拎用的行李箱、拉过的小提琴,获得的勋章,缅怀聂耳先生,短暂的人生岁月,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浩气永存世间!云南是聂耳成长的摇篮,在誉为“花灯之乡”的玉溪刻苦学艺,家乡音乐的熏陶,成就了他音乐生涯的辉煌,这应是玉溪人的骄傲。

信步漫游,不经意间增加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曲者聂耳更多的认知,在玉溪的第一天,让我非常兴奋。

当时我还不会用高德地图导航,人生地不熟,只在所住宾馆附近兜兜转转,手机百度上搜到了红塔山,令我激动心往,曾在收藏的烟标上看到过玉溪烟、红塔山烟,百闻不如一见,时机不能错过。第二天一大早我出的门来,问了宾馆老板红塔山的大致方位,来到公交站牌,弄不清坐几路车前往,乘出租车吧,感觉会失去游走的乐趣,好在有大把的自主外出时间,索性学着夸父逐日,沿着塔的方向一路步行,不知不觉,隐隐的遥望到红塔的塔尖了。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烟的味道,一贯闻到二手烟就敏感咳嗽的我,反到被这种味道所吸引,情不自禁贪婪的呼吸。不见了红塔,八个挺拔的金黄圆柱出现在眼前,应该说是八根巨长的香烟,平地升起,我暗自为圆柱设计者的创意叫好,倘若齐天大圣游至此地,发现这组金箍棒,当不胜欢喜。烟柱下方标有几个大字“天下有玉烟,天外还有天”,这是来到红塔集团了。

本欲登山寻塔,意外的走近闻名天下的红塔卷烟集团,又是一种惊喜。周边美丽的红塔公园,讲述着浓郁的香烟文化,从精致的雕塑上,可阅读到烟草的起源 、烟草的发现、烟草的传播 、烟草的丰收、烟草的烤制,红塔集团的发展历史。中外知名“烟民”鲁迅、马克吐温等隐匿园中,马克吐温的雕像底座,写有他的一句名言:“戒烟是天下最易的事,我都戒了几百次了”,陡然增添了烟草的无穷趣味。

遥看有塔近却无,经过路人的指点,几步前行,红塔,恍然曾现在眼前。我仰望着红塔,一时竟不敢呼吸。七百多年的历史,赋予了塔的神秘。红塔,静静的置身于天地间,碧空如洗的蓝天,洁白无瑕的云,映衬守护着它,郁郁葱葱、宽广的草坪,烘托着它。登山的台阶分立红塔下草坪的两侧,台阶旁整齐密密的树木,犹如警备严明的卫兵,日夜保卫着它。我出神的望着红塔,塔高居山顶,塔周边空旷无物,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几百年来,塔静立于此,观岁月轮回,看人生历练,护佑着一方百姓。我再度迷入画境,一时不敢挪步,唯恐惊扰了这片圣地。

如同一个朝拜的信徒,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沿着草坪一侧的台阶,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塔的身旁,塔身作为文物,保护的非常洁净,没有丝毫的沧桑,近距离的观望,塔身散发的神圣感愈觉倍增。近处有关于塔的介绍:塔始建于元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古塔曾经通体洁白,原名白塔,这座山也因此得名白塔山。塔身用青石支砌,内填土,为七级八角实心密檐式塔。塔高35米,阁楼式的逐级往上收缩,塔刹为圆形,塔身有八面,西面五、六、七级各有一佛龛,每龛内置有铜佛像1尊。1959年为迎国庆,白塔涂成红色,更名红塔,山也易名红塔山。

恋恋不舍的告别红塔,我来到山上的一个烟事文化馆,这里展示了玉溪卷烟厂成立以来出品的各种卷烟,烟丝、烟标有详细的分门别类,烟叶按年限、等级、品种的不同,标记分明,带有时代烙印的鼻烟壶、水烟袋,各式各样的精美烟斗,令人啧啧称赞,大开眼界。 世界上最昂贵的烟斗,高达1.0416亿美元,不是实物而是一张画,欣赏之余,感叹烟草文化真是博大深厚。

红塔、红塔山、红塔山烟,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山因宝塔为红色而得名,烟因山名而命名,山又因烟而闻名,乃一个相得益彰的佳作。”红塔山漫游,又是惊喜不断,收获满满,不经意间了解了玉溪烟草发展的历史进程,感受到玉溪人的进取、拼搏、追求卓越精神,备受鼓舞。

从红塔山回宾馆的路途中,看到有的人手持铁筒、竹筒,筒长约30-50厘米长短不等,筒直径约5-10厘米粗细不一,他们时不时的嘴巴贴入筒口,我非常好奇,上前攀谈,说这是在抽水烟,烟筒内要先加入适量的水,再把烟丝放在烟嘴处点燃,这种吸烟特有味道,旱烟吸着没劲,寻常卷烟更不能比,果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烟草烤制优势,让玉溪人品烟也深谙其道。征得一位老乡的同意后,我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记录了这一玉溪特色。

接下来的几天,加盟店店面装修完毕,老板调休,招聘的员工到位,我的工作变的忙碌起来,不再有多余的时间漫游。工作间隙,在老板女儿的热情推荐下,尝了当地的“猪脑子”,状似我们北方的豆腐脑,这个让人联想越吃越笨的名吃,我只勇敢的品尝了一次,倒是街边、饭店内随处可见的小凉菜折耳根(鱼腥草),超市里的酸角,吃起来爽口开胃,余味无穷。

晚间和老板的家人一起散步,发现休闲健身的也很多,见惯了北方的广场舞,玉溪公园里的民族舞蹈,几次让我驻足,翩翩起舞,腰肢柔美,婀娜多姿,如同艺术表演。我还有幸观赏了峨山县艺术团文艺露天演出,欣赏了独具特色的峨山彝族花鼓舞。玉溪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多民族团结互住,孕育了多彩的民族风情,可见一斑。

从玉溪回来时,我在专门的烟草集市上,购买了烟丝、水烟筒。习惯了卷烟的亲人,感觉烟丝再用纸卷起来抽太麻烦,水烟筒吸着费力气,只稀罕了几天,就将这些特色产品束之高阁了,倒是一条玉溪卷烟,一条红塔山,成了至宝,欢喜的慢慢的享用。

神州大地,处处河山秀丽,用心留意,所到皆是欢喜。短短几天的云南玉溪漫兴,时常勾起美好的回忆,聂耳纪念馆、百年红塔山,姑且为出游爱好者粗略荐之。

…………………………

下面这部分,是写作中想到的素材,留作它文中备用吧。

立鹿针筒、乐器、五牛线盒、南方龙窑模型、玉溪青铜文化、澄江动物群、中国恐龙演化图、玉溪花灯、澄江关索戏、滇中地区革命斗争史、苗族舞蹈跳三桩、汉族舞蹈翻猪牙齿、新平彝族烟盒舞、峨山彝族花鼓舞、元江哈尼族棕扇舞 民族民间舞蹈

网摘:今天,我们品味红塔山,体味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快慰,一种经过努力后实现梦想的畅快和从容,这一种经过了历史沉淀的品格,正是我们最为珍视和宝贵的。烟标上的红塔,古色古香,金色的云彩,富丽堂皇,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阳春三月,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明文精选·闲赏》”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百鸟和鸣,千花竞发。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风光如此美好,气候如此适宜,正是出游的好时机。盘点曾经出游的景点,云南玉溪当推荐一下。 

玉溪的红塔山

玉溪的聂尔广场

玉溪的博物馆

玉溪的旱烟烟丝

玉溪的抽烟筒

玉溪的猪脑子

玉溪的素食

玉溪的蓝天花草阳光树木

玉溪的广场舞

初识玉溪

最早知道中国的版图上有玉溪,是收藏的一张烟标上,八十年代初,物质相对匮乏,学习用品一样稀缺,幼年的时候姥娘、爸爸抽过的烟纸壳,宝一样的捡起来,小心翼翼的沿着粘贴处揭开,一张平整的长方形出现了,积攒到十几张后,就找来妈妈做棉被的针、线,学着姥娘的样子,穿针引线,歪歪扭扭的订起来,正面五颜六色,反面整洁白色,不花钱的小本子有了,学习时用的非常开心。

小学同学里面,有喜欢收藏糖果纸的,花花绿绿的很漂亮,也有收藏邮票的,我则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了烟标收藏。

玉溪天气

2014年的11月份,公司通知我去云南玉溪出差,对于云南,一直有”四季如春“的美好想念在心头,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在我也是一种梦境的向往,彼时虽然北方已经开始供暖,我依然穿了件秋季薄外套,也不曾查看天气预报,由昆明转大巴车抵达玉溪,一阵冷风袭来,有些瑟瑟发抖,才发现玉溪,并非温暖如春啊。后来才知道,四季温暖的,只是西双版纳。

春回来了
曲:聂耳 词:田汉
话剧【回春之曲】插曲
演唱:王人美
春回来了
红河岸边香草多
椰林新叶舞婆娑
春回来了
河边娜娜何娥娥
腰间窈窕缠轻罗
河水潺潺如怨歌
春风激起生红波
辟草莱 平波陀
华工创业艰难多
乾隆皇帝何曾哀民瘼
一任帝国主义苛例苛
华工自动奋起挥长戈
可怜老幼男女鲜血流成河
二百年日月等闲过
中华民族再不怒吼将如何
中华民族再不怒吼将如何依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腊八粥的随想
莱芜送家堂(初稿及后记)
玉溪漫游(初稿及后记)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玉溪漫游(初稿及后记)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4/01/20/%e7%8e%89%e6%ba%aa%e5%8d%b0%e8%b1%a1/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218 天
  • 文章总数: 438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5月23日 11:06:46
  • 查询数据库39次,耗时0.032秒。
  • 内存消耗 4.1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