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定义
首页 > 未分类 作者:礼记 2024年10月22日 浏览:42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金文大篆体)

要想做教育,首先要知道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比方说我们要吃馒头,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馒头。要开汽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汽车。假如你推着地排车,说我会开车了,不让人笑话吗?你知道什么是飞机,才不至于到拖拉机上以为那是飞机!

什么是教育呢?看过我(江洪波老师)光盘的很清楚就知道什么是教育。(以下是贺萍老师对教育的理解)

教的定义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 

教育的定义首先就是这个“教”字,正体的写法是“敎”,上面的“爻”是父母,是上施下效的意思。就像是说:我们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教的定义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当然上施下效也包括很多。

    比如说我们想让孩子孝顺,关键的是我们自己先孝顺。我们自己尽好了孝道,孩子自然就会孝顺,不用教。我们上施,孩子就下效,这就是上施下效。

江老师为什么要一次次办师资培训?因为现在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那么我们老师就要肩负重任。因为孩子在学校有一天的时间是跟老师在一起的。所以在学校是老师施,孩子效。就像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上课礼和下课礼一样,老师做到了,孩子自然就做到了。  

为什么现在不让孩子看电视?因为现在孩子早恋的比较多,是从电视上学的!这是电视施,孩子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部曲

江老师一直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部曲。这一点在其他老师讲的课里面也得到了印证。他们都提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没有这么有条理、清晰。

    ①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断恶缘。因为恶缘是上施,不断恶缘,孩子就在效。

    你打麻将,却对孩子说:“你可别向我学啊,你要好好学习呀!”你以为这是在教他吗?孩子只看到了你在打麻将。这就是一种教育,他就学会了打麻将。环境非常重要,以身作则太重要了。要断恶缘,断电视、电脑。我家里有电视,但是从来不开。取而代之的是书!我们要营造一个书香门第。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改变我们家庭的命运。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习主席那样的人,好像不大可能。想让孩子成为李嘉诚那样的人,好像也不大可能。但是我们有一条途径可以改变,就是营造一个书香门第,所以必须要断恶缘。断恶缘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不和不懂教育的人接触,这一点我非常有感悟。

    就像我家孩子在家就很好,在国学馆读经也很好。可是一回到我爸爸身边,我爸爸有一段时间不支持孩子全天读经。然后就会对孩子说:“你一定要把数学题学好哦!你可不要完全听你妈妈的……”

    其实我孩子很乖,他每天读经八小时,然后数学自学45分钟,老师稍微一点拨,考试的时候都是考95分以上,非常好!我爸爸不懂读经理念,所以才会这么说。然后我就说:“爸!你不要这么说,你再这么说,我就要断恶缘。你这是影响孩子!”因为我和我爸的关系很亲密,我心里清楚这么说他不会见怪。

断恶缘真的很重要!也有很多家长是这样的,妈妈想让孩子读经,爸爸就不同意。本来孩子读得好好的,但是爸爸这个恶缘不断,就非常影响孩子读经。今天,我们如果有妈妈不懂读经的,就要把这个恶缘给断掉。有机会就要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

    ②第二是创善缘。把手机、电脑、电视都断了就是创善缘,营造书香门第。如果家里有读经机的话,那么家里就要24小时有读经的声音。

③第三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强调的就是上施下效。不能说:“你好好读吧!”那不行,因为孩子不听你说,他只看你怎么做,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言传身教。我们上课也是这样的,老师要力行《弟子规》,孩子不用教自然就好了。例如我们想让孩子鞠躬,那么我们见到长辈,见到师长,就要恭恭敬敬的鞠躬,孩子一定也是跟着这样做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学堂有几个孩子,是不读经的,只是因为他们放学妈妈没有时间接,就放在我们那儿看着他写作业。但他们看见我们的孩子这样鞠躬,然后他每天见到我们也是这样鞠躬。没有任何人教!他也这样做。所以王财贵教授说孩子是很容易教的。我们没有教,我们也不会教。

(小结:教育的三步曲第一步是断恶缘,第二步是创善缘,第三步是以身作则。)

    我以前学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就学过,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当我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就是在我孩子身上。我的孩子其他都很好,只有一样,但是他比较不爱收拾东西,他的书房经常邋里邋遢,袜子乱放,床铺也不收拾。我就给他说:你怎么这个样子?妈妈好丢人啊!后来学了传统文化我才发现,是自己的问题。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不爱收拾家的人。所以,我很少让朋友到我家里去,因为我家里很乱。都是我婆婆有时间过来帮我收拾房子,也许是因为忙,其实是借口。所以,我不爱收拾房子,我的孩子就不爱收拾,他就是我的镜子。我是复印机,他就是我的复印件。我是因,孩子是果。听了江老师的课,才知道女人要尽好自己的本分。回去后我就开始收拾家,现在看就干净多了。然后我就发现我的孩子也变得干净多了。所以,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要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

江洪波老师的普明教育和王财贵教授的教育相比之下,江老师就一直提倡老师和家长的修行!我觉得这个观点太正确了,因为他抓住了一个根。只教孩子是不行的,孩子就是树上的果子。只从果子上入手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从根上入手。所以说普明的教育做的太细了,太精致了,太伟大了!这就是教育的“教”,上所施下所效。

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

    下面就是育,育在《说文解字》里面是什么呢?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首先要从善字入手,善就是善良,我们自性是至纯至善的。没有被污染之前我们都是善的。就像这盏灯,它本来应该是很亮的,但是现在上面沾满了油污、灰尘,它就没有那么亮了。我们做教育就是要把它的油污、灰尘给擦掉。让它把本真的那种亮发出来。孩子的善是我们给他加上去的还是他自性就有的?自性就善!

    有一些问题孩子,抽烟、喝酒、赌博、早恋……很多老师都不喜欢教。其实哪怕孩子有99%的问题,我们都不要害怕。因为他还有1%的善,而这1%的善是他本来就有的,那99%本来是没有的,只是现在有了。只要还有这1%,就可以把99%给抵消掉。

    我们新办的书院,一开始是十一个孩子,后来又来了三四个孩子,这三四个孩子都是学校里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待不下去了,家长就想着,反正那条路是走不通了。因为已经知道这样的孩子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就死马当活马医的送到了我们这里。来了之后,有一个孩子就很突出,另一个孩子来的时候一点都不想来。他爸爸说:“我带你去看一看。”结果孩子看了之后就觉得比较喜欢。所以,一定要坚信圣贤的力量,坚信经典的力量,坚信人性的力量。

    还有一个女孩子,来之前在家里是家人叫不起来的那种。来到我们这里几天,就特别好!他爸爸非常激动地说:“你们这里有妖魔鬼怪吗?竟然能让我的孩子改变!就好像吃了什么药一样。”我说:“是吃了圣贤的药呀!”因为她本身就有自性的一些东西,再加上老师无私的大爱。所以就感化了她、改变了她。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很多孩子在这里受益,我们希望更多更多的孩子都能受益。

   “育”,上面是个云,云就是说,用圣贤的话叫云。育下面的“月”,就是身体。让我们用圣贤的话去摄受这个孩子。把道理给孩子讲明白,让孩子克己复礼,不再做错事儿。把他的身体引到“道”上去,这个过程叫育。

 孩子另外一个善,就是他本身的智慧,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智慧具足。

 就像孩子没出生前在肚子里面,没有人教给他怎么吃,他一样能够活下来。生下来没有人教他怎么吃奶,他就会吃奶。他饿了,就会用哭来表达。就是说每个人都智慧具足!

    有些人心理出了问题,就去咨询心理专家,是心理专家能治好他的病吗?不是!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个人的智慧都非常足,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江老师说过,以后办学校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他完全可以自己学好。像我们读经的孩子,为什么他们就那么聪明又那么懂事?因为自学就完全可以启发出来,不用教自己就可以学好,因为每个孩子的智慧都是圆满的。

    养子使作善,一个是善良,一个是光明或者说是智慧。我们做教育就是要把这份善给他启发出来,用光明和智慧启发他的光明和智慧。这个世界上具有光明和智慧的是什么?是经典!孩子每读一遍经,就是给他的心灵擦了一遍。经常读,他的灰尘和污垢就不见了,本身的亮度就发出来了。(贺萍老师讲课结束)

    这就是教育。现在我们知道了,开车不知道什么是车,坐飞机不知道什么是飞机,结婚不知道什么是婚姻幸福,估计什么都得不到。

补充:关于“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延伸认识

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化着这个世界。过马路你闯红灯,周围的人都跟着一起闯红灯。你站在那里不动,好多人都会看着你,这个人怎么不走啊!一看是红灯,这些人就琢磨我是闯还是不闯啊?因为有个规范在这儿,他就开始被教。所以人是很好被教化的,因为人模仿别人是一种天性。

你说山东话,你的儿子一定说山东话。你说河津话,你的儿子一定说河津话。他肯定是跟着你学。你骂人说脏话,你的孩子说话也一定带脏字儿。肯定跑不了。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的往学校里挤,买学区房,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很少有人去思索教育,这也是被教的!周围的人都在做。就是上所施下所效。

我调查过夏令营的孩子,80%的孩子都偷过父母的钱。你们的孩子肯定也偷过父母的钱。我问:“难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不给你们钱吗?”他说:“爸爸妈妈给钱!”“给,为什么还要偷呢!”我觉得好奇怪呀!他说:“同学们都偷!而且同学们告诉我,偷的钱和给的钱花着感觉不一样。”所以说同学们也是他的老师对吗?上所施下所效!

老祖宗有一句话说:“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这句话都要记住,因为这是老祖宗教育我们的很光明很智慧的话。但是我们现在不会说,你们明白了以后,智慧我们的心灵,将来就会影响我们。所以我们得断恶缘。

教育的目的是上所施下所效,我们教他什么?教他做人,不是教做题。不能说我会做这道数学题,孩子就会做。我会解方程了,孩子模仿就会解方程了。不会的,所以应该教人做人还是叫人做题呢!当然是做人了。养子使作善也,也是教人做人。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教室管理规范
坚持不抱怨(一)
教育的定义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教育的定义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4/10/22/3571/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218 天
  • 文章总数: 438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5月23日 11:06:46
  • 查询数据库38次,耗时0.035秒。
  • 内存消耗 4.3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