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读书会
首页 > 未分类 作者:礼记 2024年11月6日 浏览:26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以下内容写于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刚搬进幸福城的时候,因晚上有时间,就举办了每周三晚上的国学经典公益诵读,原本是计划常年开办下去的,后来因为晚托班孩子的增加,经典诵读逐渐取消。后来又开办了周六国学经典公益诵读,只是公益设想虽好,参加的人们缺课不请假,不能如期设计课程,这大概就是免费的人们不会珍惜吧。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说明自身的修学不够,不足以吸引缘分之人。

为今晚读书会准备的文稿:《论语》中的“学”与“行”,文字来源一个是朋友圈别人分享的:毛主席谈孔子,从小读“私塾”长大,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再就是王慰教授主讲的“学思行改约”里面的部分。

                      二、失落

国学公益亲子读书会,自2017年5月份开始以来,每期都有家长带孩子前来,有些还能坚持每周都来参加,实在是可喜可赞!期间还有爱心老师,如山大的张教授、某中学的田老师,为家长们讲孩子性格分析,如何“应对”这种性格的孩子,学生们如何轻松愉快的学好文化课,等等,更有某大学校园专业体育老师“代老师”,几乎每周都来给家长学生们教授“健身八段锦”“禅修静坐”,“健身桩”,王丽大姐十几公里的路程,来为家长们教女红工艺针线活制作,非常的感恩,非常的感动,爱心公益读书活动,感召来这么多优秀的姐们们,感召来这么多真诚的老师。不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表达的。

为什么现在感觉失落了呢?看到有些家长不能每期坚持带孩子来参加公益活动,其实也能理解的,哪个家庭没有点家务及外事处理?公益的事情也没人要求你非的去参加,正如我听到某个公益活动一样的,不收费,去不去无所谓,反正没什么损失。还有一种,就是去参加活动,对我来说,也没有多少益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内心反思,有时看到来参加活动的家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到的少,心里就会空落落的,利于大众的事情,和谐家庭,幸福人生,已自己的一腔热情,能推动的开吗?学习国学经典,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心怀博大,你着急让孩子们来学习,是着急能解决的吗?

所以能做到的,就是每期准备一下文稿,将传统文化,《四书》《五经》中谈到的为人处事的规则,接地气的传输给大家,而不是以往的,学传统文化、读国学经典,就是好好好,好在以下几个方面……理念大家都懂,但是不接地气,不能深入浸润,正如李越老师说的“听的时候很感动、讲给别人的时候很激动,回到家里后是一点也不行动”

             三、准备文稿,将经典融入生活

《论语》中的学

好学:毛泽东对孔子的一个传承  毛主席谈孔子,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

影响:一部《论语》,“学”字讲了64次。论语开篇第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作为论语的符号,作为孔子好学精神的代表,毛泽东主席讲过很多次。学什么?孔子提出要学:诗 书 礼 易 乐 御 数 射。怎样学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以上思想给了毛泽东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从四五岁开始,读了将近80年的书,可以说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态度:毛主席有句名言: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要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毛主席大力提倡孔老夫子的这种学习 态度。

孔子说“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论语述而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

重视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主张向历史学习,向外国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反对读死书,反对脱离现实的本本主义,主张学以致用。孔夫子讲“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则其善而从之”,是相通的。

《论语》中的行

一部《论语》,行字讲了72次,虽然论语中的行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但多数是相对于“学”“行”“言”的行,指行动、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孔子重视学习,但是反对为学习而学习,(目前学校里的学习就演变成了应试教育,为了高分而学习)主张学而致用,学了就做。

对言与行的关系,孔子鄙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主张言行一致,少说多做。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他赞成“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宪问篇》“君子耻其言而其行”。孔子看问题、做事情,重视是怎样就怎样,反对主观臆断,固执已见。《论语子罕》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对于孔子的绝四精神,1941年8月5日,毛泽东给谢觉哉的信中指出:客观地看问题,即是孔老先生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你三日信的净胜,与此一致,盼加发挥“事情只求其是,闲气都是浮云“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追溯根源,就是孔老夫子的“躬行“”讷与言而敏与行“绝四”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古籍,绝对的当世珍宝,吾辈要加倍珍惜“。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偷核桃
教学中的感动
公益读书会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公益读书会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4/11/06/%e5%85%ac%e7%9b%8a%e8%af%bb%e4%b9%a6%e4%bc%9a/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218 天
  • 文章总数: 438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5月23日 11:06:46
  • 查询数据库38次,耗时0.029秒。
  • 内存消耗 4.1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