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的力量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4年11月6日 浏览:55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作者:吕明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易经 象辞》

这是中国人最早见诸于经典的关于文化的由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文化本来就是两个词汇,文和化。可今天大多数人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文没有化,而且把文化异化成了知识、学历、文凭、学识。这种对文化理解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与之相对应的精神价值,伦理道德的缺失。

在长期从事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实践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以两条线发展。一条叫传承,一条叫化成。传承就是着重于学问研究,知识传递,把我们这个文化体系一代一代往下传。而化成,则是着重于人的改变,人的生存状态,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人的活法的改变。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像车的两个轱辘,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尤其是后一大功能,化成,在稳定社会结构,凝聚民族精神,搭建道德基础方面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观察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凡是传承、化成关系处理的好,一定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凡是处理不好,只注重传承,不注重化成的时代。国家社会一定会大乱。人心不古。

于是在很多年以前,我就开始关注化成这条线。我在研究,我们的先人是怎样完成以文化人的化成功能的。

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是三轨并行。国家,社会,家庭。国家重在传承。社会既有传承也有化成。而家庭这个轨道,重在化成。

其实孔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化成的这一重要功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些都是孔子在强调化成的重要性。

可我们这些后人们,往往记住了学问,传承了传承,而忽略的最重要的化成这条线。

所以,到了明朝的王阳明,开始大声疾呼要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才能万化人心。改变世界。

经过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躬身实践,我们从古人教化人的次第中,从今天现实社会传统文化改变人的实践中发现,我们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大概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知孝悌,明规律,正五伦,爱国家,立大志,行大道,最后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化人体系。按照这样一个次第来进行教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产生了非常强大的改变人的力量。

教化人,怎么样最有效果?第一步一定是知孝悌。中国人的教育,永远是从孝悌开始的。为什么?因为孝悌是人伦之根,人道之源,人性之本。只有把人性之本激活,那么这个人的道德才有根基,这个人的仁心才会发散。这个人的善良才有基础。所以,中国人改变人的教育,永远从孝道开始。你看“教”这个字,就是由孝组成的。这是教育的本质。而且孝道教育切入,能够直指人心。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这也是我们古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可行化的一大智慧。到了孝道这个层面,人人都有关系,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能动情。这就有了继续深入的重要基础。

孝悌像两条相交的十字线。孝解决垂直这条线,解决上下关系的问题。比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晚辈和长辈的关系;悌解决平行这条线,解决平行关系的问题。比如兄弟姐妹,姑嫂妯娌。而这两条线理顺了,和谐了,这个家就和谐了。就美满了。你看中国人多智慧。还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可行化。并且,家齐了,国家就齐了。由孝延伸到国,就是忠,就是爱国。由悌延伸到信,就是友善和谐。悌的源头还是孝。所以一个孝字全家安,一个孝字大家安。一个孝字国家安。中国人就是这样来认识孝道,践行孝道,弘扬孝道的,几千年没有改变。所以说,孝道,是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信仰。

第二步,明规律。天地自然的规律是什么?法则在哪里?这次中央两办意见对我们文化的本质剖析的特别清楚。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革故鼎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人对天地自然,万物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对我们人类社会而言,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而言,这个规律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易经》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放在开篇?就是想告诉我们天地之间所存在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规律,我们就会少犯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弯路。知孝悌解决善根的问题,道德基础的问题。而明规律解决不敢作恶的问题。我们古人叫因果。我们今天换一种说法叫规律。一样。明规律才能断恶念。人算不如天算。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下看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人对这个规律的基本认识。

第三步,正五伦。其实孔子一辈子,就想干一件事,那就是正人伦,归本位。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我们的文化,就是尊时守位的文化。这个文化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向内求,做好自己,守好本位,各行其道。这个社会一定和谐,这个人一定幸福。

第四步,爱国家。我们怎么把每个人的孝心、爱心、善心和爱我们的国家、民族,甚至和爱人类紧密的结合起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人生的小我上,我们要放大自己,把我们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我们的心量放开,视野打开。

第五步,立大志。没有大的志向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古人是很讲究立志的。立天下志才能谋天下事!当我们经过孝悌教育,规律教育,爱国教育,这个人的心灵空间就会变得远大而宏阔,自然而然就会暗下志向,要有所作为。这样,一个人不但解决了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还解决了怎么活着,活着该干嘛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第六步。

第六步。行大道。一切的一切,最后的落点都在这儿,这是一个人改变的关键。学道——知道——悟道——行道——得道。只有行道,才能最终完成内圣的大业。而只有内圣了,才能外王!也就是一定会走向传道。内圣就是点亮自己的过程。外王就是照亮别人的过程。

经过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教育过程,一般的规律是七天到十天,大部分人,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彻底的转变。脱胎换骨的改变。

这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人为什么会改变。有人称之为洗脑。其实中国人从来不洗脑,我们是洗心,因为只有洗心,才能革面。

这也许就是化成的力量!

最后有没有一个标准?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务虚的,是形而上的。其实不然,中国文化从来不是虚的,样样都是实的。正可谓:脚脚踏空,步步落实。

我们今天弘扬这个文化,绝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显示学问,而是要切切实实要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个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国家问题,人类的问题。传统文化所到之处,几乎是春风化暖!药到病除。

 我在这里绝无神话传统文化功能的意思。而是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见证了太多的奇迹。见证了无数因传统文化而改变的个人,家庭,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单位。(具体案例附后)  

为什么传统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无论什么问题,都是人导致的,而你把人的问题解决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而人的问题,归结到根本是德的问题,解决了德的问题,人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而德的问题,归结到根本是孝的问题,孝的问题解决了,德的问题就解决了。德的问题解决了,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的问题解决了,事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中国古人是很有智慧的,首孝悌,从源头上开始,从根本开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也是化成的关键。没有这一步,化不了三尺冰冻,自然就化不了人心。

所以,化成的力量来自于孝道的力量!

从孝道入手,几大步走下来,最后成就一个合格人的完整架构:向上,向善,向内,利他。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四个价值取向。当一个人完成了这样的改造,放心吧,这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我此生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做化成的事。我愿穷其一生为这个事业而无悔的付出!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清晨能量朗读
孝和中国(手语舞)歌词
化成的力量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化成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4/11/06/%e5%8c%96%e6%88%90%e7%9a%84%e5%8a%9b%e9%87%8f/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217 天
  • 文章总数: 438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5月23日 11:06:46
  • 查询数据库39次,耗时0.028秒。
  • 内存消耗 4.1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