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次我看到一位大姐的文章在某公众号上发表,咨询大姐如何刊登,大姐热心的帮我推荐编辑,我把一篇尘封在博客里的文章转给编辑,老师给大力修改了一番,很快就发表了,转发到朋友圈,也有很多亲友点赞留言,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受到了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我很振奋。
一发而不可收拾,那段时间迷恋上文章发表,把博客里几篇自己感觉还满意的文章,简单修改后转给编辑老师,一个月之内公众号上发了四篇。几篇满意的文章发出后,库存文章量下降,于是就经常琢磨下次再写什么文章,为此绞尽脑汁。写不出文章的时候,对自己的“作家”水平开始了正确认知。
后来编辑老师善意的给我指出,发表文章要注意选题材,我方醒悟自己平时爱写作,但侧重于自己的日常感悟,七情六欲,而不是如作家们,文彩放光,内容千古,我只是把写文章作为内心的一种倾诉。
编辑老师还善意的提醒,文章发出建议多转发,阅读量也是鉴定文章的受欢迎与否参考之一,我这人平时最不喜欢的就是“求人”,发出的文章,要对亲友们说:“拜托,请看几眼”,这种话说不出口。
在我迷恋了两年的文章发表后,停止了投稿,依然喜欢写作,写观后感,写身边的稀罕事,写生活的感悟,不吐不快,这种感觉比发表文章,更有乐趣。
或许自己的文字水平有限,才有如此的认识吧?我崇拜那些著名的作家,奇怪她们的短片、长篇小说,如何构思出来的?现在流行微博、微信,微视频,短、平、快,很多人也耐不住性子走近“大部头”文章。那些知名作家,他们的大脑的构造,肯定和普通人不同,是不是有当今AI的脑结构?
不迷恋发表了,也有一种自由,有时候突发奇想,将写过的文章来点增减,添一句灵感,减几句啰嗦,如果文章发出了,这种修改的自由也没有了,有时又是一种遗憾。
我看到很多如我般的写作人,如流星般划走,作品不是频频涌现,而是销声匿迹。可能,在这群爱文字的人群中,也有着小小的作家梦,只是,这需要长期长久的沉淀。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04/08/%e5%86%99%e4%bd%9c%e4%b8%8d%e4%b8%ba%e5%8f%91%e8%a1%a8/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