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言忠信”上下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5年6月25日 浏览:50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大家好!当我们能够明辨善恶,明辨人生的方向的时候,接下来最重要的就要去实践,去力行。我们把博学学好了,问也问清楚了,也能够慎思,能够思惟判断了,接下来就要把所学的东西,一一落实在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所谓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

前面也有提到“道”是什么?道就是孝心,道就是您时时刻刻与人相处的仁慈之心,恭敬之心。所以中国的学问最强调的四个字,“主敬存诚”。敬是恭敬之心,什么时候恭敬?言语态度、起心动念都要恭敬,都要真诚,这叫真实学问。所以人的孝心,人的恭敬,人的真诚都是一个人本有的真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学问真正的目的在哪?“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就是把我们忘失的真心赶快找回来,把我们的孝心找回来,把我们的恭敬之心找回来,把我们关怀他人的仁慈之心赶快找回来。当我们找回来的时候,那个日子您就会觉得很踏实、很充实。但是这一颗心假如找不回来,我们就会觉得人生越走越空虚,找回来之后就是充实我们的内在美,而不是去追求外在很虚幻的物质,虚幻的价值。

 2022年1月5日 星期三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所以真实功夫在主敬存诚,而主敬存诚就表现在您所有的言语行为当中,所以接下来如何落实?在三方面来提升。

第一方面从我们自己的修身做起,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修养、修身的功夫。第二方面从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来提升起。第三方面是接物,就是与人相交往,甚至于是与一切万物互动应该有的态度,这在接物当中。所以我们整个落实圣贤教诲就在修身、处事、接物当中。

修身应该在哪一些行为处世当中表现出来?我们念一下,在“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就是修身,我们先从修身开始来探讨。

所以一开始谈的就是“言忠信”。言语,我们都了解到人与人相处,频率最高的就是用言语,所以言语能不能忠,能不能信,那就影响我们一个人的存心,到底我们的言语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一种动机,那就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的修养。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忠?忠是会意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偏颇,心不能自私自利。前面已经提到损人绝对不利己,利人绝对利己,所以心一偏颇就损己又损人,心一不偏颇就能够大公无私,就能够处处替人着想。

所以如何让言语能忠,也要先从他的存心开始看起。如何能够言语有信用,也要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开始谈起。

2022年1月6日 星期四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言语的修养。第一个从言语的存心谈起,朋友们,为什么要讲话?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别人了解、沟通。那沟通的目的在哪里?相互了解,进而互相帮忙,互相成就。所以我们讲话还是要能利益对方再讲,所谓要讲利益,不要讲太多废话。

一个人假如话很多,给您的感觉是什么?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言语很多,他的心态有问题。《易经》里面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朋友们,您有没有觉得经典里面句句话都很有分量,对您一生立身处世都是很重要的提醒。《易经》里面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止损自己,还损的什么?后代子孙,所以这些道理您一明白之后,您整个人的立身处世态度绝对会有大的变化。因为您能够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易经》里面提到言语告诉我们,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很少,因为他的心静得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话不多。但是话一出来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能够信任,所以他都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躁人之辞众,言语很多代表内心怎么样?很急躁,好像不讲话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好像很不舒服。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有的人一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坐着发慌,要赶快找朋友的电话打一打心才不慌,有没有这种倾向?现在人有这种倾向,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生完全没有目标,活一天过一天。所以一没有目标,他常常就会觉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一定要找人家来陪他一下,他才比较有安全感。所以假如您交这样的朋友,您会觉得怎么样?很累,常常要听他讲一大堆,然后时间怎么样?耗掉。假如听他说,对他还有帮助那我们还可以听,但是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话还要练什么功夫?练他在那边发牢骚的时候,一句话就要把他切断。但是切断的时候,要从他的混沌当中,给他引出一些正确的思惟,要引导他。这也要我们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学问,才能够达到这样。您切断他的话然后把他引出来,他就会说您为什么能这样想?这个时候您就告诉他,因为我读《弟子规》,所以面对问题不会打妄想,不会想一大堆烦恼,要提起理智去面对。

所以人心急躁话才会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因为您急躁话又多,就没有考虑清楚,而话一多“言多必失”,所以言语太多了就会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自己都搞不清楚。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话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听,一个人能多看多听还要心怎么样?静得下来才行。所以心静的功夫是时时都要练的,所以当我们很急躁的时候,赶快把《弟子规》拿起来念,赶快把经典拿起来念,伏自己烦燥的心。

而其实一个人当他常常能够看到对家人的本分,对朋友的本分,对工作的本分,他就不会想一大堆事情,他会赶快去学,赶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会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心飘到九霄云外去,拉都拉不回来,不会的。

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能利益别人我们再讲,当您时时想着我的言语是要利益别人的时候,您就会比较谨慎,就会考虑到讲了之后他会有什么感受,是否真正对他有利,您就开始懂得慎言,懂得谨慎。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记得我在一个学校里面,待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我跟同事没讲几句话,为什么?因为我接那个班的时候,这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班,我几乎没有到办公室去坐过。所以很多的同事都以为我的话很少,都以为我不说话的。因为一个学期,要对几十个学生从不了解,到了解,到建立信任,到点点滴滴引导他一些思想观念,那时间几乎怎么样?来不及。所以我都待在教室里面,虽然是在那里改作业本,耳朵在收集情报,才有更多信息能够协助孩子成长,协助孩子学习,所以同事都觉得我话很少。

后来在把学生都送毕业的时候,一些同事坐下来吃饭,他就说:老师,您的话真少。我带十一班,隔壁是十班,是一个女老师,年纪比我轻好几岁,结果我们两班都不好带,所以我们两个就常常探讨如何带学生。其他的同事说我话很少,这个带隔壁班的女老师马上说:没有,他话很多。这个话很多是为什么话很多?不是讲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是因为要探讨学生的一些情况,因为她年纪比较轻,所以带六年级很吃力。所以常常还要讲一些鼓励她的话,安慰她的话,所谓的要讲软慰语,让她觉得比较安慰,比较释怀。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利益别人再说,对别人没利益的话,我们宁可多看圣贤书,省下这些时间,确实人生时间很宝贵,不要挥霍掉。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我们接下来谈言语就以《弟子规》为核心,《弟子规》哪些教诲对于我们言语能够忠,能够信,我们就挑出来说明一下。

比方说以存心来看,《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他道人善的时候,他的存心是什么?道人善即是善,希望人知道之后,能够向这些善的人学习。所以人知之,愈思勉。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跟这一些好人学习,能够跟圣贤人学习,所以这个存心是好的。

“见人善”,我们提到“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的言语是要规劝别人,让他能够改正过失,所以善相劝。这样朋友跟您的道德学问都得到长养,所以德皆建。不止朋友能够改正过失,对您自己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去成就朋友的这一分存心,您自己的学问也在提升。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帮助别人越多,您能够体会别人的需要就更多,您就能更加人情练达的把一些事情做圆满。所以“善相劝,德皆建”,这就是讲话者是为他人着想。“过不规,道两亏”,过失假如不规劝,朋友做错事而我们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朋友的道义去规劝。

存心是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别人;存心假如不好,我们就要马上警觉这种言语态度,言语不好的存心不能犯。

哪一些言语的存心是不好的不能犯?在我们“信”当中有提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您还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可不可以马上讲出来?不行。知未的,道理都还不清楚,可不可以就去发表您的看法?不行,您可能误导别人,甚至于把圣贤学问讲错了,您可能误了人家一生的智慧。所以为什么“见未真”就讲,为什么“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这个存心忠不忠,不忠,偏。就希望别人看到他说:您怎么这么厉害。他就自己觉得扬扬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

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我们去挖人家的隐私,对别人一点利益都没有,其实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己的人格修养就会一点一滴堕下去。那挖人家隐私可能会造成什么?造成人家家庭失和,甚至于会造成团体失和,所以朋友们您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还要看他讲话的分寸够不够。

一个团体里面常常发生冲突,发生摩擦,往往都是言语不慎,往往就是太多人在讲人家的是是非非,造成团体失和。一失和事情就很难办成,一失和团体就不团结,团体就开始这一派,那一派。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和万事也兴。所以我们观察一个朋友,观察员工,也要从言语的存心去看,那我们看人的深度就会越来越深,您就不容易看错。所以看错人不能怪对方,要怪自己学问不够。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言语的时机您也要会判断,不该讲的时候您讲,您的心已经不忠了,因为您太急躁了,而这个急躁的背后您再探深一点是什么?是您控制的欲望太强,就觉得您要赶快听我的。所以我们的存心您要看到底,您才能够从您的存心去修正错误。

因为急躁,因为控制的欲望太强,所以时机没抓好反而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甚至于不只没有效果,还把事情搞砸了。我们从《弟子规》来看看言语,哪一些时机该讲,哪一些时机不该讲。比方说“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失,亲人有过失,这个时候就是讲话的时机。但是什么时机好?“悦复谏”,这个悦是喜悦的悦,代表他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讲。所以您看经句,连一个字您都不可以小看,“悦复谏”,这就用一个悦代表时机点要抓好。他已经火冒三丈了,您再去劝他有没有用?要审时度势。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晨则省,昏则定”。晨昏定省,让您的父母高兴,让您的父母放心。所以该讲的时候要讲,很多人说:我就是嘴巴不甜。其实障碍不在外,障碍就在自己的这一念心。假如我们讲的话能够让父母高兴,您有这一分利益父母的心,孝顺父母的心,哪还有那么多嘴巴不甜的习惯。事在人为,不要推说我的个性本来就是这样,个性随时可以修正的,只要您真正提得起来那一分孝心,那一分利益他人的心,您的整个言语行为就会变。

“出必告,反必面”。您时时处处该交代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让您的父母不担心。“入则孝”里面的“出必告,反必面”,我们不要说只是对父母出必告,反必面,这样我们学问就学呆了。应该是只要我们交代清楚就能够减少别人担忧,您就应该交代。对太太要不要出必告,反必面?要!甚至于说,对您的孩子也是要,因为您的亲人了解您在哪里他就放心。像我们要出去,跟晚辈打一下招呼,我们去哪里,很快就回来,他也清楚,他也不慌张。甚至于在公司里面,我们要出外的时候,也要把我们的行程告诉上司或者告诉同事,让他们在紧急状况还能够通知到我们。

这就是处处要能够替人设想,这个言语的存心是如此,这也是对人的恭敬之心。对人恭敬就会常常想到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放心,让他们减少担忧。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当别人在那里说长道短,这个时候是不是您说话的时机?不是,赶快怎么样?赶快离开。是非之地,您只要站在那里可能都会惹祸上身,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敏感度。

我记得在我成长过程,常常人家都会跟您划分,您是这一派的还是那一派的。很奇怪,我好像行为处事就会站在中间,这一派我也不算,那一派我也不算,而且两派都跟我处得不错。所以在论是非的时候我们就溜之大吉,不要卷进去了,到时候人家说:他们在那里批评我们的时候,老师也在。那我们就解释不清楚。

但是我们站在中间并不是说不关心,不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站在中间的时候,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醒,因为人都会偏颇,所以往往分派的时候,都已经是对某一些观点太偏颇了。这个时候您站在中间不动,对他们都是一种牵制力量,等他们察觉到自己做得太过火,要来问问您,您这个时候一开口就能够把他的偏失稍微拉回来。但是这要有前置作业,就是您平常要对他们关怀,平常自己要把本分做好,您才有资格去劝别人。

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一来常常把我作为老师的工作做好,人家看到我就对我尊敬三分。二来常常买一些东西送他们吃。有时候我买饼干都不会买一包,我买很多包。然后六个年级,一年级开会我就拿一包给他吃,二年级就拿一包给他吃,而这一些信任都是为了往后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跟同事都处得很好,也懂得多请客、多送礼。

记得我辞掉工作,还不敢跟同事讲,后来宣布的时候,当场有同事眼泪就掉下来了,幸好这种场面看多了。但是我会劝他,我们还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还是都在做教育,都在弘扬文化。

人跟人的缘非常难得,得来都不易,我每次回家,都会带当地的名产,有时候还带上海的名产,拿回家里去,去看看我这些老同事,这一些老师。也在教学当中,在修养当中,跟他们再进一步切磋。而我跟这一些老师讨论教学,讨论教育的时候,我内心都会很高兴。因为这一个老师背后站了几百个学生,所以我们要能看得比较深远一点。

当您在帮助一个朋友的时候,您也要看到他背后的子子孙孙,他背后的可能会因为他而受影响的亲友。当您有这样的一种态度的时候,您面对每一个人都会恭恭敬敬,不敢怠慢。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言语的态度,应该怎么样去做?这言语的态度《弟子规》也教得非常仔细,我们来看一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代表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在人为什么没有办法提起这个恭敬?因为现在人太烦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

看的电视,听的音乐都是什么?让他的心很浮动,所以现在年轻人很难受教,听没几句话就怎么样?就顶回去了。所以我们不要先要求这一些年轻人,我们先反观自己,我们已经上了年纪的人,自己对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没有做到?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上)一位父母喊她的子女,她的子女马上走过来跟妈妈说:妈妈,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态度现在还能不能看到?几乎看不到,您突然看到可能会感动得掉眼泪。所以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有这种恭谦的态度。当然不是仅对父母如此,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这样。

但是对您的孩子可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您儿子说:妈,来一下。您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那就颠倒了,那您孩子就会傲慢、无礼!所以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您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这样才是正确的。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候您在应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应,内心怎么样?还是不耐烦,当人处处不耐烦,您的学问绝对不能有提升。所以往后呼应父母,还要观自己的心有没有真诚恭敬,而不是应付,应付的话您就没有“主敬存诚”。当您能从心上这么深的下功夫,您的道德学问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觉得您变了一个人。所以一个人求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您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父母的事情,言语答应了,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您已经说妈妈我要去洗澡,您要赶快去洗,您不能拖拖拉拉。甚至于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如期买回来。可是您看,别的朋友交代的东西,我们都不会忘记买,谁交代的东西我们会一拖再拖?可能回到家里,妈妈说酱油?我又忘了,下次,我明天一定买。所以为什么对朋友都不敢失信?为什么对父母就失信了?我们的心有问题,不是恭敬,不是真诚。对朋友因为怕关系搞坏了,因为怕生意做不成,所以他们的话都不敢怠慢。因为父母不跟您计较,所以您的心就不恭敬了。

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甚至于不止对至亲的人不守信,对朋友不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所以您说人颠不颠倒?点点滴滴对您付出,对您最照顾的人,您却对他最不好。所以人往往在三十岁、四十岁,您会觉得内心越来越不安,因为该做的都没做。假如这个时候刚好父母又走了,那您会觉得心隐隐作痛,因为该报的恩您都没报。而报父母恩就要从哪里下手?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所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训斥您的,我们不能很愤怒的顶回去。责罚我们,我们先要虚心接受,反省的心来接受。很多人就说:那父母假如误会我们,那我们还不顶回去吗?其实我们要观察时机,父母在训斥我们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这个时候您还辩驳回去,很容易发生冲突,对您、对父母都不好。

而父母讲我们十句,只要其中有一句是真的自己做错了,其余九句是没有的,那您要想哪一句?就想这一句!想这一句确实做错的,其他九句我本来就没做,父母纵使误会我也是问心无愧。所以人现在就很喜欢辩驳,很喜欢解释,往往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常常人在接受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他四句是对的,他没去注意,这一句您误会我了,马上解释这一句,那人家往后敢不敢再给您提建议?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而当父母确确实实是错怪您,您还能忍得下来,等父母情绪比较稳定下来,他自己会觉得自身有些太过分了。过后,可能还会主动削个水果给您吃,主动坐过来跟您聊两句,这个聊两句的意思就是没事了,没事了。所以当您处处都能忍得下来,您的父母就会越来越佩服您。当您赢得父母的佩服,往后您跟父母讲的话他们就听得进去。所以朋友们要沉得住气!

之前我就是三分钟热度,父母觉得我的话能不能听?但是后来因为在这五、六年的时间,很幸运的接受了圣贤教诲,知道了怎么去应对进退。慢慢的从很多处理的事情当中,父亲对我的信任一点一滴就提起来了。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我们能够去协助父母,能够去引导父母的时机。 

父母责罚的时候,我们不要情绪反应。当然,假如您父母骂您很凶,而他又心脏不好,这个时候您不要说:老师说的就乖乖在那里。这个时候看情况不对,赶快什么?离开。他气消一点的时候,您就赶快走,学要学活一点,不要学死。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孔子的学生有一位孝子叫曾子,曾参,他非常孝顺。有一次他爸爸责罚他,一气之下,拿起旁边的棍子就打他,结果他被父亲打昏了。后来曾子去见孔夫子,夫子就说他不孝,曾子吓一跳。您看我这么乖,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

夫子接着说:假如您爸爸失手把您打死了,那您是陷您父亲于不义。而且他亲手把您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您一死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父母把您打死,他几十年的日子都很难受。所以夫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拿小棍子您就受了;“大杖则走”,拿起大的棍子要赶快溜。

所以您看处处替父母着想,这样学学活了,不然变书呆子就不好。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从父母呼、父母命,这一些态度开始做起。

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言语的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劝诫别人的时候,您的言语态度要好才达到效果。当然不只是劝别人的时候怡吾色,柔吾声,平常与人交谈态度就要恭谦。

很多人常常会说:我跟这个朋友聊天就觉得很舒服。那就是他的言语态度柔和、恭敬。有一些朋友会说:我跟这个人聊天,我的心就跳得很厉害,都静不下来,越听越慌张。这可能就是讲话者的语速太快了,《弟子规》说“勿急疾,勿模糊”。您讲话太急躁,速度太快,听的人跟不上,他就慌。或者您咬字、抑扬顿挫不清楚,很模糊,他在那里听得很吃力,生怕把您的话听错了或者听不清楚,跟您对不上话又怕自己失礼。

所以我们讲话的态度也很重要,要“怡吾色,柔吾声”,然后讲话的语速要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您讲话太慢,听的人觉得心脏都快要停止了,这样也不行。所以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不好。我们平常就要看看自己的言语速度,言语的遣辞用句能不能够清晰,这个您自己要多下功夫。

2022年1月25日 星期二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言语态度当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像那个按门铃:请问您是谁?小孩子说:我,我就是我,您不知道我是谁吗?还要让人家猜半天,这很失礼。

像我们平常接触人这么多,有人打电话来:请问您是哪一位?他说:您不记得我了,我们两个月以前见过面。我们就觉得头很大,见的人那么多,怎么会想得起来?所以我们讲话一定要:喂,您好,我是某某某。让人家马上就知道您是谁,人家的心就安了,这就是讲话的分寸跟态度。所以我们教孩子接电话这个也要教:喂,您好,我是某某某。人家一听就知道是谁,这就是一种分寸。

以上是春节前的分享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讲话的态度“凡出言,信为先”,态度当中我们要告诉自己,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人都是做到言行一致的。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提到很多句言行的态度,夫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开口,不能轻易给人家许诺。您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了再答应,不可逞能。有的人很轻诺,随随便便怎么样?就答应别人,甚至答应小孩,到时候您后悔都来不及。

当然言出以前,我们还要考虑“是非宜,勿轻诺”。不要轻易答应别人,您答应别人以前要考虑,答应的这件事是不是合乎正义?是不是合乎法律?有时候我们答应他的事,可能他太太以后会埋怨我们,也都有可能。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这件事情是不是对的,您才能够答应。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您答应别人以前,还要考虑我们自己的能力够不够完成这一个承诺,假如不行,您答应了到时候做不好,您自己也觉得很无奈,对方也会很不舒服,所以答应别人以前要量力而为。

而其实我们在答应别人以前,可以先缓和一下,因为有的人很急躁,他要请您帮忙也很急:拜托!您赶快答应好不好?我们假如被他的急躁牵着走,很可能就轻诺。因为他很急躁的时候,对于这件事可能还没有洞察清楚,对于这件事可能心理上自己都还没做好准备,就要拉您帮忙。这个时候您给他帮忙,可能走到一半他不干了,那您到底是不是有帮到忙,自己都觉得很纳闷。

所以您保持一段距离先缓和一下,自己考虑一下看清楚,也让对方冷静一下。这个进退之间我们要懂得去拿捏,在很急促之下下的决定,基本上都容易出状况,所以还是搞清楚之后再答应。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另外有几种态度是我们言语当中不可以犯的,在《弟子规·信》这一篇里面有提到“奸巧语,秽污词”。奸巧语就是俗话说的绮语,花言巧语。其实花言巧语就是心不忠,心都是有所目的,心是居心叵测,这已经失去忠、失去恭敬,我们不可以用花言巧语去欺骗别人。

秽污词,就是一些世俗的脏话,比较粗俗甚至于是骂人的话,这叫恶口。恶口会让人家很不舒服,甚至于会引起人与人当中的冲突。而当我们常常是秽污词,绝对会得不到别人对您的尊重,甚至于人家在背后都会批评您、都会轻视您。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言语也是一个人的形象,要保持好。您不要说在一个办公室里,别人讲话就这么随便,您就慢慢也讲话随便。这样得到的是被别人的轻贱,我们就没有威仪了。

所以不对的事不能跟,像现在办公室很多讲一些绮语,一些黄色笑话,这个风气不可开。当人与人当中都这么随便,很有可能整个团体气氛都搞砸了,甚至于破坏人家的心绪,破坏人家的工作情绪,这都是不可长的。而当您是主管的时候更应该制止这种风气。

当我们大人在讲话当中都很轻慢、很随便,还在那里嬉笑,请问小孩看了学到什么?他就不懂得庄重,不懂得尊重别人,这个流弊都很大。所以我们在小孩面前讲话,一定要更注重形象,更注重遣辞用句,这都是大人很容易疏忽的。因为一聊起来情绪就跟着波涛汹涌,也都没顾及到有小孩在旁边。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弟子规》里面有提到“诈与妄,奚可焉”,诈跟妄就是欺骗,就是我们说的妄语。一个人为什么会欺骗别人?可能是他有所目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个心已经偏颇了,不忠了。甚至于是他要掩过饰非,自己犯错了不敢认错,所以妄语来欺瞒。

但是用妄语能不能真正把过失盖掉,行不行?要瞒一个过失还要拿二、三个借口,二、三个理由来盖住,这二、三个理由还要继续再拿多少理由来盖?到最后吹牛就吹破了。所以人假如继续妄语,每天过得很痛苦,每天还要想一大堆如何去掩盖自己的过失,那种日子实在怎么样?很苦!

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有一个学生,他因为缴午餐费,结果拿去挥霍掉了。刚好我来接新班,他就说是因为家里很穷,他拿着这个钱去买一些奶粉给他的弟弟吃,照顾他弟弟。因为我刚接他们二、三天,这个孩子讲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马上说:来来来,我跟你去你们家,买一些东西给您弟弟吃。这个学生马上说:老师,不用了。后来我就留心观察一下,觉得他的话跟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出入,而这个母亲是他的继母。但是我们听话切忌听片面之词,也不能全听他继母的,也不能全听他的,一方面要综合一下,一方面要自己实际了解。

  有一天,我经过一个电动玩具店,想进去看看,结果我一走进去看到好几个我的学生,还站起来:老师好。真的很惭愧,刚接他们的班,隔代教养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大约有十个,我们看了都觉得很心痛,有时候您还帮不上忙,因为家长的认知有时候不足。孩子们在这里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

我这个学生还真厉害,躲到最里面的一间小房间,结果我就探到底,当这个孩子看到我的时候脸色都发青,因为他骗了我,瞒天过海到最后被我这个侦探给抓住。所以当老师不容易,还要当侦探,还要对学生的言语抽丝剥茧探个究竟。

2022年2月22日 星期二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我发现这个学生到网吧之后,马上就带着他到他们家去对质。结果去了之后,明显感觉到继母对她自己的孩子比较偏爱,对这个孩子就比较刻薄一点。我们看在眼里也是不动声色,两边协调。因为毕竟孩子做错了,他再怎么说还是要跟继母道歉,完了之后,我们就再跟这个孩子多做沟通。他也希望他的日子好过一点,那就先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好好做好。

我们就从中开始给他一些引导,一些提醒,也把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找来,大家一起配合。这个孩子后来跟我很熟、很好,因为确确实实虽然他被我吓得脸色发青,但是他一定知道老师不是找他麻烦的,老师是为他好。

在整个相处过程中,我也发觉这个孩子脑筋特别灵活,脑筋不灵活,能够编这么多理由出来吗?我就顺势而为,利用他脑筋很灵活,叫他去负责一些工作。我们每一次到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书很乱,都是他去帮忙办借书,帮忙整理书籍,就分派给他这些工作。

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这个孩子到后来,常常有事没事走到我的面前来说:老师,今天还有没有工作要做?所以您越给他做,越给他鼓励,从中提升他的信心,从中觉得老师很肯定他。所以其实没有孩子喜欢自甘堕落,没有孩子喜欢自暴自弃的,是我们老师跟大人有没有提供一个空间,让孩子去提升他的能力和自信。

我后来就问他,我说:那一段时间你骗老师这么久,你日子怎么样?他说很难受,每一天提心吊胆都在看老师的脸色怎么样。所以确确实实妄语那个日子不好过,我们还是坦坦荡荡。《弟子规》说“过能改,归于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假如掩饰,只会错上加错。孩子从小一定要形成讲真话、实话的态度。

假如孩子从小妄语,“奸巧语”,这一些习惯一养成,孩子还没踏出社会,他的社会信用已经怎么样?已经破产了。所以一定要从小让他扎下懂得讲话守信,讲真实语,绝对不妄语的态度。

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我们接着来考虑讲话的方法。《弟子规》讲“凡道字,重且舒”,就是抑扬顿挫要表达出来。然后言语速度要“勿急疾,勿模糊”,不可太快,不可太慢,这是讲话的方法。《弟子规》也提到“尊长前,声要低”,但是“低不闻,却非宜”,言语当中的中庸。尊长前不可以大声喧哗,但是跟尊长讲话,也不可以声音太低,让尊长在那里问:您说什么?这样也是不礼貌。

朋友们您有训练过您孩子讲话吗?假如您没有训练,突然他要去应聘的时候,您在那里头很大,孩子连讲话都不会讲。所以表达能力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练,所以当孩子跟您在沟通,对您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他讲得不清楚,您说:来,您再讲一次,您刚刚讲太快了,您讲慢一点,妈妈没听清楚。要求他不断去修正他讲话的语速,讲话的抑扬顿挫。这个时候您可要有耐性跟他磨,很多讲话的习惯都是点点滴滴磨出来的。当您能坚持这个耐性,孩子往后要跟您讲话,他就能够调到一个很平稳,很适中的状态来跟您讲。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我们在教读经典的过程中,常常会让学生上台来分享一下,上个礼拜您做到哪一些孝心、孝行?叫孩子上来讲。一上来就训练,不只讲话训练,站也要训练。很多孩子一上台之后,这个手就握在桌子旁边,歪一边,或者手就乱晃,有时候讲的头也晃,不然就往下看。要教!所以这么一训练,哪里不对开始修正,连走路走上来都要训练,“步从容,立端正”。所以孩子讲话,行住坐卧就有他的威仪,就有他的大将之风,心就定得下来。   让孩子这样讲,训练他各个方面的讲话状态,讲得好再让他下去,讲不好再讲一次,再讲不好,一次又一次,讲到好再下去。所以教导孩子除了方法之外,还要耐心。所以我们讲话的方法,《弟子规》当中这一些教诲我们也要自己先做到,然后再来要求小孩子。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劝诫亲友的方法当中,要“谏不入,悦复谏”。悦是时机,复谏的意思就是劝一次没有用怎么样?再劝,还是耐性问题。有的人,假如劝一次就听,那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我上一次提醒朋友们,有这样的人,您一定要打电话给我,我要找他出来弘扬中国文化,他可能是颜渊的后代,颜渊是不二过。

讲话的方法,“号泣随,挞无怨”。纵使被误会了,您还要坚持劝下去,坚持做下去。所以您要帮别人、要劝别人,要先做到不怕委屈。因为说实在的,打一个比喻,现在人做人处事就像一亩田。这一亩田地不止是不能种,而是地都裂开,里面连只蚯蚓都没有,连一些微生物都没有,这个时候您还指望它明年就开花结果,收成稻子?这个时候您要打基础,还要用一些有机肥,不是化肥,化肥会让土壤更糟糕,用一些有机肥先给它培植。

所以我们现在面对孩子、面对亲友,您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委曲求全、百折不挠的一种态度。

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篇(修身之“言忠信”,下)

那言语会产生什么影响?当您的言语确确实实是忠、是信,而这一个忠就是真诚、就是恭敬,必然会让听者很受益、很感动。一定会达到“善相劝,德皆建”的效果和影响。因为您又坚守信用,所以您的言语也会不断的提升别人对您的信任。

所以我们要考虑言语所产生的效果,言语不恭敬,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必然造成别人对您的轻视,对您的侮辱。所以这是我们不可以去做的,不可以去表现出来。其实言语的影响性,我们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句话没有讲好,可能引起一个国家的灾难,一句话没有讲好可能引起一个家庭的分裂、一个团体的分裂。

所以我们要谨记圣贤教诲,一定要谨言慎行,以上是属于“言忠信”的部分。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幸福人生讲座—慎思、明辩篇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 行笃敬 上中下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言忠信”上下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言忠信”上下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06/25/%e5%b9%b8%e7%a6%8f%e4%ba%ba%e7%94%9f%e8%ae%b2%e5%ba%a7-%e7%ac%83%e8%a1%8c%e7%af%87/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312 天
  • 文章总数: 453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8月24日 16:52:52
  • 查询数据库39次,耗时0.033秒。
  • 内存消耗 4.7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