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改过 上下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5年6月26日 浏览:40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2022年7月4日星期一

在修身当中下一个重点就是要迁善改过,还没讲迁善以前要先论改过。假如人的过失不改,纵使有在行善,就好比您拿了一个桶子,您在那里加水。但是桶子底下破了两个洞,再怎么加都漏光了,所以未论行善,先须改正自己的过失。所以孔夫子说“知耻近乎勇”,要先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进而勇敢去改正。

  朋友们,您每一天脑子里在想什么?我们来跟圣贤人比比看,看他们每天在想什么,我们每天在想什么,我们知道差距才能跟上。现在的人不是去了解圣贤人想什么,现在人是觉得圣贤人跟我想的一样,真的很严重,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所以我们去看很多人写《论语新解》,把《论语》重新解释,都觉得他一定要把孔老夫子拉来跟他一般高,我们看了很难受。

现在人每天可能想的也不离财、色、名、食、睡。当我们还没遇到圣贤学问的时候,每天就想着谁没有重视我,每天想着哪一家餐厅又开业了,我们一定要去吃个痛快,哪一家是吃到饱的,每天聊的都是这些东西,有没有?每天聊的,哪里剪头发特别贵又特别好看,现在的影星又穿哪个牌子的衣服,每天聊这个。朋友们,聊这个自己开智慧了吗?聊这个孩子教育成功了吗?所以现在我们说要换心,要换脑,改正过来,要把这个难得的人身好好运用。

2022年7月5日星期二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现在人每天可能想的也不离财、色、名、食、睡。孔子说他每天担心四件事,“德之不修”,道德不能每天修养;“学之不讲”,一天不能好好讲学利益众人、利益学生,这是他第二个忧虑的地方;第三个,“闻义不能徙”,闻到正义、闻到善的东西不能马上去做,这是夫子第三个忧虑;“不善不能改”,自己有缺点、过失的时候没有及时改正,这也是夫子担心的事。所以夫子每天想着提升自己,造福于人,想着每天行善,每天改过,所以确确实实令我们汗颜,也令我们要赶快见贤思齐。惟有像夫子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能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这样您就能功夫得力,就能时时活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喜悦之中。

2022年7月6日星期三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我们来看看改过,改过要发三种心。我们说“君子立志长,小人常立志”,君子一立定志向,终生不改。所以夫子“十五而志于学”,因为志于学之后就坚持到底,所以夫子“三十而立”,学问就成就了一个很好的根基了。夫子要花十五年而立,我们要花多少年?所以这个时候要勇猛的去改过。

改过要发三种心,第一个要发羞耻心,“耻心”。我们去思考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孟子给我们鼓励,舜,“大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我们是何人,“有为者亦若是”,真正下定决心要成圣成贤的人都可以做得到。因为圣贤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什么?每个人本来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既然都有了,又不求人。

所谓人生有两难,“登天难,求人难”,道德学问自己本有的智慧,又不求人,又不比求人难。所以只要您有志气,感到有羞耻心,圣贤人行,我也行。时时念《弟子规》告诉自己“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个就是有羞耻之心。

2022年7月7日星期四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我们绝对不愿意一生几十年过了之后化成黄土,没有人再想起您,连您的子孙都想不起您的教诲,那我们这一生白过了。所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世间人很怀念您,很多人为了您掉眼泪,您这一生没有白过。假如您离开世间的时候,很多人站起来拍手,那我们就要检讨了,那错误了。假如现在走的时候有人拍手,那您人生要赶快调整了,这个会让您不胜唏嘘,这样的人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有志气,圣贤人可以百世为师,我们绝对不能让一生就付诸黄土,所以就要您“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我们自己德行不好,会让父母蒙羞。

所以不只为自己要有羞耻心,还要不侮辱父母,不侮辱祖宗,要有这种羞耻态度。

2022年7月8日星期五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朋友们,我们有没有侮辱祖宗?很多人都说外国人很尊重中国人,这句话诸位要听清楚,外国人尊重中国人,请问这个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的中国人?我看应该是两百年以前,是不是。朋友们,现在外国人的尊重不是尊重我们,我们现在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老祖宗的德行还庇荫着我们,不然外国人看我们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是很鄙视的。所以在网上说我们乱丢纸屑,大小便也不冲,走到哪都是大声说话,连到巴黎的圣母院讲话也那么大声。

有一次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讲了这个比喻,后来他的总经理过来说,“对,我们到澳洲去参观人家的博物馆,那个线人家明明划这样,我们都给人家超过,然后又讲得很大声,旁边的外国人看到了,摇摇头就走了”,当外国人在摇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侮辱祖宗了,所以要有羞耻心。中国的八德当中,“耻”也很重要的,成就德行不能没有羞耻心。

2022年7月9日星期六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战国时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负荆请罪”。赵国有两个大臣,一个是蔺相如,一个是廉颇。蔺相如是宰相,廉颇是大将军,因为蔺相如很有智慧,化解了国君一次危难,让完璧归赵。所以回来之后,君王很赏赐他,就把他列为上位,比廉颇还高一层。廉颇想,因为我是大将军才让秦国不敢来犯,我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还居他的下面,所以廉颇不服气,就常常要去找蔺相如麻烦。

蔺相如知道,就不跟他正面冲突,有时候在路上遇到了,赶快让道给廉颇走。有时候廉颇去找他,他都告病,不愿意正面跟廉颇起言语上的冲突。他家里的下属就对蔺相如说,您怎么活得这么窝囊,远远看到大将军的时候就躲开来,是不是很没有勇气。下属这样颇有微词,觉得很委屈。蔺相如就对他们讲,他说,我一个人被羞耻没有关系,最怕的是国家被羞耻。

您看他的考虑点不是自己的羞辱而已,看得非常深、非常远。他说,因为我跟廉颇大将军,是赵国的两支栋梁,因为有这两支栋梁,秦国才不敢来打我们,假如我们两个只因为自己的脸面起了冲突,到时候秦国来犯,那国家整个败亡的时候,是最大的罪过。

因为蔺相如有这样的态度,后来这话传到了廉颇那里。廉颇,毕竟能当大将军的人一定有他的德行,听到之后,觉得自己的意气用事很惭愧。马上拿着那个有刺的植物背在自己的背后,脱掉上衣就去跟蔺相如请罪。

廉颇大将军也很不容易,马上知错能改,进而去成就这分团结、这份对国家的一种效忠。后来蔺相如跟廉颇就成了我们说的刎颈之交,生死之交。所以他们的羞耻心是替祖宗、替国家去思考。

2022年7月10日星期日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朋友们,我们不只要替自己,替自己的家庭留下颜面,我们更重要的还要替谁留下颜面?替我们中华民族,替我们炎黄子孙。假如中国文化断在我们的手上,那将是几千年来最大的羞耻,对不起上,对不起下。所以我们这一年来接触的一些老师,我们都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当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志向。而人只要有这分志向,有这分羞耻心,何愁学问不成,何愁道业不成就。所以改过第一个要发“耻心”,要长长久久发下去,不能“小人常立志”,常常在那里打气,三天两头又要重立一次,不行。

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修身改过,第二个要发“畏心”,敬畏之心,我们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也可以当作您的良心,当您错事做越多,心里越不踏实。常常还会做恶梦,惊醒起来,每天活在深怕露出马脚、东窗事发的紧张情绪中,这样的人生身心俱疲。

常常做坏事不改过,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敬畏之心,您不要说没人知道,做任何事,“天知、地知、您知,我知”。所以人要活得坦荡荡,就要对万事万物,对自己所作所为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再犯错,有这样的态度就不容易再犯错。

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第三个要发“勇心”,勇猛的心。面对自己的错误就像鲁叔叔讲的那句话:对自己要赶尽杀绝。《了凡四训》做了一个比喻,他说发现自己的过失要像毒蛇啮指,像百步蛇咬了您的手指。您这个时候还会不会说“唉呀,好痛,好痛”,会不会?想都不会想,刀子拿起来直断其根,不能有丝毫的凝滞,不能有丝毫迟疑,要有这种决心。

面对您的缺点,您可不要把它当好朋友一样继续认贼作父,不行,马上剔除。当然这个马上剔除绝对不是一次就成功,是您要有这种态度,越挫越勇,倒了之后还要再爬起来,总有一天把它克服掉,总有一天能够把我们坏习惯的惯性推倒、推动,这个时候您好习惯就慢慢形成。

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我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其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最深,就是赵子龙救阿斗。您看赵子龙救阿斗的时候,念头只有什么,只有一条,杀出一条血路来保住阿斗。赵子龙这种英勇的态度,跟您修学学问一模一样,几十万大军就像什么?几十万大军就像现在外面的诱惑一样,就像我们的坏习惯一样,如潮水一般涌过来,但是赵子龙完全不退缩,冲出去,这个时候他还有没有想说我今天不修学了?我今天不读书了?他会不会起这个念头?不会,他一心一意只想把这个主子救出去。

朋友们,谁是阿斗?您不要跟我说刘备的儿子,阿斗就是您的良知,阿斗就是您的性德。您要把它杀出一条血路来,不能迟疑,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不进就是退。当您真正能够坚持改过三年,保证您“柳暗花明又一村”,后面就好走了。所以修行最难的地方就是在前三年,这个时候不能有丝毫松懈,您假如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不仅没有进步,还会退。

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我有一个学生换了好几所学校,才小学而已,为什么被换?因为学校把他剔除出来,行为很多不守规矩的地方,到我们学校是第四所。后来因为偷了一个职员的钱,也偷了不少,但是我在想他不是有意偷那么多,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放一叠,我在想他可能要抽一张,情急之下,全拿走了。结果刚好我们这个职员看到他来了,要去上厕所,突然觉得不对,赶快回来,结果回来就把他叫住了。隔天就请了警察过来做笔录,因为他还小,也不算犯法,但是我们要假戏真作,要吓吓他。

后来警察把他审问完之后,他也很落寞,就坐在阶梯上,刚好那一节课我没课,我走过去看到他的背影,虽然没看到他的脸,也可以感受到他很绝望,后来我就走过去坐在他旁边。朋友们,这时候要不要讲话?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言语还要看气氛,这个时候让他静一下。

我们陪他坐一下,坐了差不多一分钟左右,他就开口了,他说“老师,我很想死”。现在想死的孩子多不多?一个人为什么想死?他觉得生命没意义,他觉得没有人爱护他的时候,人才会走上绝路。我就问他,这个时候您不能很紧张,当老师有时候还要演得很镇定,我就跟他说“您为什么很想死?”时时引导孩子把原因找出来,他才不会在那里自怨自艾。“您为什么想死?”他说“没有人喜欢我”。我接着跟学生说,因为这时候他情绪很不好,我们要安慰他一下,我说“福裕老师会很讨厌您吗?”全校有两个老师对他满照顾的,我就举了“福裕老师会讨厌您吗?”他马上头低下来不说话。我们接着又说了,“那老师会讨厌您吗?”他摇摇头,“没有”。

2022年7月15日星期五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朋友们,讲话顺序是学问,我们不能先说自己,这样太骄傲了,要先举别人,后举自己,那这样就平和了他的情绪,因为人情绪太大的时候是听不进去道理的。等他平和下来,我们接着就说了,“那人家为什么不喜欢您?”因果的思考才会让他形成理智,“为什么不喜欢您?”他说“老师,因为我都打人,我都骂人”。

您看那些行为不好的孩子,他有时候善恶分得比您还清楚,他善恶分得清楚,为什么继续做?关键在哪?我跟孩子说“那您明天以后就不要打人、不要骂人,人家就喜欢您了”。这位学生回答,他说“老师,我很想改,可是我改不了”。改不了,“苟不教,性乃迁”,当习气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真的人的一生完全被坏习性牵着鼻子走,那种人生痛苦。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想改都改不了,原因在哪?从小失教,失去教育。后来我去调查一下他们家里情况,确实很乱,母亲早就不知道去哪,后来父亲又找了一个外国老婆,很乱。所以我们越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愈不可能跟他生气,还会提起什么?对这个孩子的怜悯之心。

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

笃行——修身之改过(上)

所以朋友们,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要去宽恕,转怒为恕。所以一个人要改过,您今天要自己改过也好,还是要让孩子改过,甚至于要让您的亲友改过,您都要用您的德行,加上您的耐性去陪伴。

那天以后我就拿了一本小本子,我跟这位学生讲,我说这一页打开来,这边是优点,这边是缺点,您每天来跟老师报到,看到今天做什么好事,今天做什么坏事。我们不多,下个礼拜一定要比这个礼拜缺点少,优点多,就这样开始跟他互动起来。

  所以人生总在遇缘不同,一个孩子能够遇到好的父母,那他一生根基就扎好了。一个孩子能够遇到好的师长,好的长辈,也能够助他人生一臂之力。所以我们也要期许自己有好的德行,能够成为这些晚辈的一臂之力,能够成为晚辈一生很重要的缘分。所以除了有耻心,有畏心,还要有勇心,而这分勇心还有赖于长辈、朋友的支持鼓励才行。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我们说大人的世界里面,别人不会听您说什么,别人只会看您做什么。所以我们有这分羞耻心,希望能够继承往圣的绝学,要成就道德学问,就必须要能够忍受某些可能被不认可、甚至被嘲笑的过程。当我们真正演出来了,就是我们说的时机,所谓“为人演说”,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您一开始就讲一大堆,到时候人家就看,您都没做到,所以先演好再说。

决心修身改过,您就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都不理解我们,我们还是循着正确的人生去走。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而当您能这样子有勇气、有决心,等您走了三个月、六个月之后,慢慢的他们看到您有这么大的改过变化,包含自己的德行,包含家庭的生活,工作情况,都能有变化的时候,这些亲友就会起而效法,起而跟随,所以带头的人总是要更有勇气。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真正能彻底的悔改,彻底的改过,那是会让人家非常感动,让人非常佩服。

我们在上海办五天的课程,其中有一位朋友,我们后来都叫他“金不换”。因为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叫他“金不换”?因为这位朋友的姐姐在安徽听过课,听了五天的课之后,她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弟弟。她弟弟是一个工厂的老板,她跟她弟弟说,不管您这几天可以赚多少钱,您一定要到上海去听课。她弟弟听完之后,马上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下,第一天晚上赶到我们上课的地点。为什么他这么听他姐姐的话,他说我姐姐从来没有用这么坚定的语气来命令我,平常都是很客气跟我商量。只有这次是这种命令,所以姐姐一定是有她的用心在,我马上就答应。所以这位朋友他对于姐姐有恭敬之心,也能够了解到姐姐的用心。

2022年9月11日星期日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他来上课上了两天,表情都没有变过,都是眼睛直盯着讲课的老师看,然后嘴巴是开的,就这样,我们每个上台讲课的老师都会注意到他,真是目不转睛。后来上了两、三天之后,有一天晚上,他说他一定要见我,我们在办公室跟他见面,一开始他就说,“老师,您在课程里面讲的道理,我不是只有知道,我是悟到了,我是用人生体会到了”。因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写了一行字,叫“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

一般的人听这些圣贤教诲,听了之后只是知道,还没有体悟到它是真实不虚,还没有体悟到它完全跟我们的生活是一不是二。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事实,因为他人生有很多次很大的错误要犯的时候,都是他父亲的德行解救了他。他第一次拿着刀要去杀人,走到半路的时候,他父亲的好朋友看到他这么气冲冲拿着刀,心里想这么好的人的孩子不能够让他铸成大错,所以他是被父亲的朋友硬拉回来。我想说他父亲的朋友还真有勇气,所谓“刀枪无眼”,盛怒之下,一不小心,推一下刀子就会有危险。

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他父亲从事于电讯方面工作,他记得小时候,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有需要,他父亲都会马上就出去工作,所以在乡里得到很好的名声。所以由于父亲点点滴滴对乡里人的支持,所以他人生有好几次大难都化解掉。

他提到小时候读书很好,不是不好学,但是后来因为十九岁左右去做生意,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回到家里,这些邻里乡党都说“您好厉害,赚这么多钱”。这句话好不好?所有的人都说“这么厉害,这么年轻就可以赚这么多钱”,这种“八风”一吹过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马上飘飘然。所以他说他十九岁就拿那个大哥大,是这么大支的,每天拿在那里很神气。

只因为他有钱,所以越来越得意洋洋,自视甚高。也因为有钱,很多坏习惯跟着来了,开始吃喝嫖赌,到最后还染上毒瘾,整个人生垮了下来。后来到戒毒所去,他说也是很辛苦,相信朋友们您无法感受戒毒者的痛苦。他说每次想放弃就有一股很强的力量支持他,他就想着我已经不能孝顺我母亲了,我不能再让她继续痛苦下去,是一份孝心支持他终于把毒瘾戒掉了。

2022年9月13日星期二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这位朋友真正能够化解人生危难的两个重要态度,一个是孝心,一个是对姐姐的兄友弟恭这个“悌”,才让他接上了能够熏习中国圣贤教诲的这班列车。

  这位朋友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他说“我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讲的时候,一个大男人眼泪当场就掉下来,所以我们从这位“金不换”朋友身上,可以体会到行孝要及时。他跟我说,“老师,您不要只跟这些人讲,他们都是好人,我们都是坏人,所以我们更需要,您们一定要来跟我们讲”。结果很有意思,我们(蔡礼旭老师)十二月初就要到温州去,他是温州人,相信一定会带一些朋友过来听课。真的,更需要帮忙的可能是已经走在社会黑暗处的人,所以在上上个礼拜,我到厦门监狱去做了一场演讲。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让圣贤的光芒、光明,照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去。

  这位“金不换”跟我离别的时候说,“老师,让我把公司安顿好,我来跟您学一阵子”,我说“好”。他假如去戒毒所演讲一定比我精彩,因为他在讲的时候,我们把他录音录下来,那个很精彩,我们在“大方广”上有文字稿。他说我们这种人最傻,只为了一时的享乐,拿生命、拿脑袋开玩笑,所以是属于投资最多,回报最少的。他有这种深刻体会,我们讲不出来,人家戒毒怎么痛苦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您看,假如他能够知过能改,他能够有这分爱心去帮助这些人,那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就是我们说功德无量,我相信他是真心的。所以朋友们一定要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

2022年9月14日星期三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改过要从哪里下手?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有力道。我们现在想想,自己的习性哪个最严重就从哪里开刀,保证您会觉得自己进步得特别快。假如您的脾气最大,一定要对治习气才能“德日进,过日少”。对治自己的过失可以从三方面来做,可以从事上来改,也可以从道理上来改,也可以直接从心上的起心动念改起。

从事上,怎么又发脾气了!自己懊悔得不得了,下次又发了,继续检讨一次,当我们每次在检讨的时候,影像里面又发一次脾气,有没有?每次都跟人家说,我哪里又犯错了,然后到处跟人家讲,那个错的影像讲了十几遍,再错十几遍。所以一个人改过、忏悔不是一直去告诉别人,是后不再造,那才是真正改过的精髓。所以犯了错,时时刻刻督促自己下次不能犯,那才重要。不是您跟十几个人讲了,您过失就没有了,那是自我安慰。

从事上改往往效果不彰。从理上改也很好,您理得心安,很多的道理慢慢明白,慢慢就可以改正过来。最快的方法是从心上看,圣贤的道理无非“主敬存诚”。当我们的念头不真诚、不恭敬,马上把念头转掉,这样您的行为就不会错误。所以一个人修正的功夫只要能够到起心动念上,那您这个改过的速度就会很快,那人当然要学就要学最快的方法。

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修身之改过(下)

改过可以从三方面来做,可以从事上、从道理上、直接从起心动念改起。

有没有人已经知道几个方法,然后要去学那个不快的方法?应该要会判断抉择,还是用最好的方法。当然您可以三方面一起做,从事上、从理上、从心上都去改。观照自己的念头真不真诚,平不平等,清不清净,恭不恭敬,不要自己欺骗自己,那个才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

  从心上改就好像砍一棵毒树一样,直接从根部切断,直断其根。从事上改就好像摘叶子,把那个毒叶摘下来。结果摘了半天,好不容易把这一片摘完了,耗了差不多三个月。结果右边摘完了,左边又长出来了,把您累半天,觉得功夫不得力,所以从事上改太慢。从理上改好像是折一支树干,枝干,但是其他还有很多枝干可能又长出来了,所以我们还是从根本去修正自己,从起心动念下功夫,这是改过的方法。

  事在人为,人有这样的一种决心,绝对可以对治我们的坏习惯,而对治坏习惯不能跟自己比,因为您假如跟自己比,就会自我安慰,“您看三年前,假如三年前您这样跟我讲话,您早就不知道已经到哪里去了,您早就到医院里面去了”,这不行,这种态度修不好。所以我们要跟圣贤比,要有希圣希贤之心。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幸福人生讲座 笃行_修身之 惩忿、窒欲上下
幸福人生讲座—笃行_修身之迁善(123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312 天
  • 文章总数: 453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4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8月24日 16:52:52
  • 查询数据库39次,耗时0.031秒。
  • 内存消耗 4.5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