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论语》有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作为老师,传授文献知识固然重要,加强言、行教育,注重内在良好德行的培养更加必要。
2025年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要对一路走来,成长路上给予指引的老师们,对身边熟知的老师们,真诚的说声“谢谢您,老师!”
初中地理老师的音容相貌已经有些模糊,老师开讲前的一幕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每节地理课,班长喊“上课,起立,老师好” 之后,地理老师都恭恭敬敬的站立讲桌旁,面向所有的同学回礼90度的鞠躬,每节地理课都是如此。在我学习了传统文化,读到《弟子规》里“揖深圆”时,更加深深感动地理老师为我们所做的礼仪德行表率。
孩子高三的班主任慈老师,虽不曾谋面,他的几件小事却深深打动了我。
某次晚上已过22点,忽然慈老师电话打来,我紧张的接起电话,担心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电话那边传来儿子的声音,“妈妈,母亲节快乐”!瞬间被儿子的祝福温暖!后来儿子解释说学生们都不允许带手机,是慈老师利用晚自习的空闲,拿自己手机,让学生们挨个打电话给妈妈送祝福,打到后面时间就有点晚了。“孝者,德之本也”,慈老师是在教授文化课的同时,教孩子们孝心!
儿子高考期间恰逢端午节,高考那几日住校生依旧吃、住在学校,高考结束儿子讲慈老师自掏腰包,给每位同学购了香糯的粽子,粽子营养丰富,寓意着老师真挚的祝福:“高考必中”!助力孩子们高考时超常发挥、自信满满!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细心、贴心。
我至亲的嫂子陈老师,某天去学校上班的途中,遇到一对惊慌失措的夫妻,丈夫开电动三轮车送妻子前往医院生产的路上,婴儿意外降生,嫂子立马联系好120,什么都没考虑,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的包住婴儿,救护车到来后,方发觉身上沾染的血渍,回家换洗好衣服匆匆赶往学校,没对任何人提起。直到几天后这对夫妻千方百计的打听到嫂子的联系方式,亲往学校送感谢信,师生们才知道陈老师的这一善举,嫂子陈老师说母子平安就好,换了别人也会伸手相助的。危急之中显身手,这是真情的人间大爱!
当我参加完传统文化师资培训,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时,慈悦国学堂侯老师用她柔和亲切的语言,指点我经典指读教学中应注意的细节,耐心的教我适合学生教学的精品传统女红缝制。
让我更钦佩、更感动的是侯老师无声的传教:每天中午、下午下班时,侯老师必亲自送我至电梯口,目送我进入电梯,微笑着鞠躬和我说再见,每天如此。我作为一个见习老师,受到指导老师如此“厚重”的送往,十分触动。侯老师年龄比我小,而传统文化路上是我的先辈,仅此一项“过犹待,百步余”,这种真挚热诚的待人接物,很汗颜我至今都没做好,令我终生学习反省。
未曾谋面的编辑刘老师,百忙中为我投稿的文章反复修改,某次严厉的指责我文章逻辑混乱,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太多,我暗自钦佩刘老师的“慧眼”,那篇文章我写完后没和往常一样多次修改,自认为前几篇文章老师更改内容越来越少,就“得意”的投稿过去,果然经不起读看。我向刘老师承认错误,真诚的道歉,刘老师反过来对我“道歉”,说自己言辞过厉,不应该这样,还发来一个微信截图,是他投稿的某个平台,编辑老师指出要“主次分明”,打回重写再投,刘老师借此安慰我写作时,大家有时会犯同样的毛病。
我知道曾为校长的编辑刘老师,虽退休在家,事务依旧繁忙,能抽出时间来,为我等指点文中不足、传授写作技巧,这已经非常打扰了,而刘老师指点中的不厌其烦,指点后的善解人意,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 …… ……
工作在教学战线的老师们,有的累哑了嗓子,有的驼背了脊梁,照亮别人,燃烧了自己,却无怨无悔。
老师是我们文化的传人,老师是我们慧命的保姆。
让我再一次发自内心的对所有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感恩您!”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09/08/%e8%b0%a2%e8%b0%a2%e6%82%a8%ef%bc%8c%e8%80%81%e5%b8%88%ef%bc%81/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