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笃行——修身的根基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5年10月15日 浏览:4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大家好!我们前面谈到整个修身从六个方面着手,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慾,迁善,改过”,六个方面去落实修身的功夫。老祖宗的教诲离我们是四千五百年以上,老祖宗是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

而我们非常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当中国人,也可以珍惜这个机会来领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我们要知缘,知道这个缘分的希有。假如这四千多年来刚好在某一代不传了,那怎么样?就断了。就因为有四千多年来相续的圣贤者把它承传下来,所谓“正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圣贤的教诲假如没有师道的承传,可能在这过程当中就会断绝了。所谓承先者才能启后,要能承才能传,所以因为中国人都有这个使命承传老祖宗的智慧,所以都没断。那我们这一代也有责任把它传下去,那要先承才能传。朋友们,我们承好了没有?我们理解好了没有?这个太重要了。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圣贤教诲传下去,从自己的修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开始落实起。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

很多人说圣贤大道听起来非常博大精深,其实真正深的道理也是最平常的道理。我们说的伦常大道,没有比这个再高的了。请问伦常大道是什么?五伦大道,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从修身开始做起,从五伦大道做起。“大学”已经把我们立身行道的第一步讲得很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第一步。“中庸”也说“登高必自卑”,您要爬得很高,必须从哪里开始?卑是低的意思,您爬山一定从山下爬上去,有直接爬到山上去的吗?除非他有轻功,不然一定是一步一步踏上去,所以我们一定是从自己的修身就是开始踏出第一步。

前段时间去九华山,九华山很陡,一个阶接着一个阶,假如我们爬上去的时候先看到差不多几千公尺高的地方。您会觉得说这么高,累死我了,我还是别爬了。很多人好高骛远,看看很远,觉得自己不行。我们有一位老师说,爬九华山只要看着您的下一步,一步接一步,自然而然就爬上去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要活在当下,活在敦伦尽分,尽自己家庭的本分,尽自己工作的本分,尽自己当一个社会榜样的本分。我们把太太演好,我们把当母亲的角色演好,我们把当同事、当上司的角色演好,自然而然德风不吹自吹。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

 其实影响力绝对不是您每天在那里脑子想着“我要影响您,我要影响您”,这样别人偏偏不让您影响。往往都是因为您自己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本分,您做得这么真诚,做得这么自然,才让人家很感动。所以往往做很多事的人,都觉得他啥都没做;觉得自己做很多的人,其实他啥也没做。

这句话有点玄,做很多的人,他都觉得他都没有做,因为他觉得那是他的本分。而觉得自己做很多的人每天想着,您看我做这个别人有没有看到,我做那个别人有没有看到,每天是想着自己的名、自己的利。由于用名利心去做事,往往让人家看了不感动,让人家觉得,您看那些学圣贤的人都这么做作,做些善事还要让人家知道。这个时候可能不只没有好效果,还会衍生坏的效果。往往我们沾了名、沾了利,走到半途中目标忘记了,心里变成只在乎名、在乎利了,这个时候圣贤学问就忘了。     

所以我相信秦桧他当初考试的时候也想着能够利益人民,为什么走到最后变成弄权害国了?为什么?名利那个力量很厉害。所以朋友们,不要等到八风吹过来的时候才练功夫,时时刻刻先把我们的根基扎好,真正为人做事、为民做事的时候才能禁得起这些考验。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苏轼(苏东坡),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处得很好。有一天苏东坡觉得自己境界不错,修养不错,在打坐当中就写了一首词,他说“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起来境界怎么样?八风是指哪八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我们人与人相处当中,还有我们处的境界当中,这八种情况常出现。“利”就是您很顺的时候,“衰”就是您在低潮的时候,在逆境当中。您能够顺境不贪,逆境不埋怨。我们在进步最多的时候是在什么?逆境,所以逆境磨练人,顺境淘汰人。人顺境一来就自视甚高了,就忘了初衷了,这个时候就被淘汰出局了,所以顺境、逆境都要勘验自己的修养。

所以您看为什么我们说一般的企业,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五年之内都会倒掉。很多公司每年接受主管单位去检核,超过一半连一年都撑不过去,代表一年之内这些公司都倒了。可是当初资金也很雄厚,那为什么会这么快速就倒了?有一家公司也是很大,在十年前左右投资了两千万,结果这个老板挥霍无度,又很贪女色。结果公司很快就倒下来,结婚两个多月就逃出去了,后来回国就被抓起来。我们看得到,他拿到两千万是很好的境界,可是到最后自视甚高,开始挥霍无度,然后又不听忠言,所以就败下来。

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富贵修道难”,一个人很有钱的时候都没想到要提升自己的修养,也没想到要去协助别人,回馈社会。所以顺境淘汰人,您在顺境当中,假如存心都没有利益他人,很可能您就要衰下来,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在顺境当中时时感恩别人,在顺境当中时时想着造福社会,那您这个福才能够历久不衰,才能够长久保持您的财富,保持您的家道。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再来看,“苦、乐”,人生在苦的当中,您能不能修养还很好?心还很清净?这个就是功夫。乐,我们说乐极生悲,所以人往往在乐的当中就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的安全,忘了自己很多的本分。所以看新闻,很多的意外事件都在游乐当中发生,所以乐不可太过。

所谓“乐不可极”,凡是面对自己的感受、情绪都要遵循中庸之道适可而止。“称”,人家称赞您。“讥”,人家刺激您、讥讽您,您能不能修养很好,不动心。“毁”,别人毁谤您了,您能不能平心静气接受。人家批评您十句话,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其他九句是假的,这九句您也不生气,这一句您拿起来好好反省自己,那相信连毁谤您的人到最后也会被您感动。

所以八风吹不动的人才能转别人,八风一吹就动了,那是被别人转,被境界拉着鼻子走,牵着鼻子走。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创唐朝的盛世,因为唐太宗在接受大臣给他的批评的时候,他都能够广泛去接受,而不会去责罚他的臣子。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有一次有一个臣子也是长篇大论批评唐太宗,批评完之后,这个臣子出去了。旁边几位大臣就跟皇上讲,他说:皇上,他所讲的大半都是假的,您怎么不责罚他?您怎么不制止他的话?唐太宗就说了:他讲十句有两句对的,我就拿来用了,但是假如我去制止他,这个传出去,说皇上对于别人的谏言还会反驳,还会批评,以后忠臣敢不敢谏言?就不敢。所以唐太宗能够看得深远,能广纳雅言,再自己去判断,这样就不会堵塞整个忠臣对他的劝谏。所以唐太宗面对别人讥、毁的时候,他是这样的态度。所以一个人成就有多高,跟他的心量、跟他的肚量成正比。

“称”是称赞,“誉”是您的荣誉到身上来的时候,您也能够不沾染。我们看到有的人,他一得奖就把它摆起来,结果到他的办公室去,全部都是什么第一名、金牌,摆一大堆。在许哲女士接受访问的时候,我注意看了一下,她的房间干干净净,她是新加坡的国宝,请问她有多少奖状?多少?太多了,她连一个也没摆出来,只摆了一个别人送给她的“爱”。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他觉得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这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所以荣誉一来就好像风吹过来,一点痕迹也不会落在她的心上,所以这是八风吹不动。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苏东坡就觉得自己境界高,修的很好,就写了首诗,“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送给佛印看。佛印看完之后,马上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写了一个“屁”字,就把它送回去了。一送回去,苏东坡心里想什么?他心里期待的是什么?来称赞我,您看境界这么好,结果就是一个“屁”字送给他,他火冒三丈,马上气冲冲的就要去找佛印理论。

结果还没进门,佛印连门都没开,只在门口写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八风吹不动,居然一个屁字就把他的境界统统破掉了,苏东坡一看很惭愧,赶快回去了。所以人这个修养确确实实骗不了人,要常常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境界当中看,有没有被这些世间的习气把您的境界搞乱了。所以什么时候是修养,什么时候是修身,时时处处一切都是我们的学处,学习的地方。

  “修身”的功夫确确实实要靠我们滴水穿石之功,滴水穿石之功也必须从一步一个脚印开始踏出来。所以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跟经典的教诲相应,“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这是“中庸”的教诲。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闲谈莫论它人过
《寻找幸福》笃行——处事(上 下)
《寻找幸福》笃行——修身的根基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寻找幸福》笃行——修身的根基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10/15/%e3%80%8a%e5%af%bb%e6%89%be%e5%b9%b8%e7%a6%8f%e3%80%8b%e7%ac%83%e8%a1%8c-%e4%bf%ae%e8%ba%ab%e7%9a%84%e6%a0%b9%e5%9f%ba/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372 天
  • 文章总数: 469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5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23日 10:46:15
  • 查询数据库38次,耗时0.029秒。
  • 内存消耗 4.2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