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下)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5年10月15日 浏览:3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

大家好!我们接下来看“笃行”当中第三个重要的科目,叫“接物”。这个接物就是人与人的互动,推而广之,是人与天地万物的相处,都可以属于接物的范畴之内,范围之内。

接物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诲,第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意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言语、态度、行为,也不应该去加在别人的身上。我们不愿意别人嫉妒我们,我们不愿意别人伤害我们,那我们也不应该去嫉妒、去伤害他人。

相反的,“己所欲”,自己想要的,也应该主动去对待别人,所以己所欲也要施于人。您很希望别人尊重您,那您首先要尊重别人;您希望别人关怀您,那您首先要关怀别人。所以互相尊重、关怀是结果,要先种什么因?要先种尊重、关怀别人的因,所谓要怎么收获就要先怎么栽,要先怎么种对种子,这个相当关键。

很多朋友会说,为什么不是他先对我好?为什么不是他先尊重我?人生常常在这边斤斤计较,把您给累死了,也把您给气死了,何苦来哉?所谓“施比受更有福”,我们何不主动先伸出友谊的双手。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人跟人之间像一面镜子一样。有个故事讲,一只小狗冲进了一间房间里面,结果这间房间四面都是镜子。当它一跑进去,看到镜子对面有一只狗,它马上就对着那只狗狂吠。结果它一狂吠,四面所有的狗都对它狂吠。它看它们怎么这么凶,它就越凶,叫得越厉害。结果对方也叫得越厉害,叫到最后,这只狗死了,累死的。所以因为它都是恶目相向,所有的镜子里面的狗也对它恶目相向。

所以朋友们,假如我们觉得身旁的人对我们都怒目相向,那您要返照一下,我们自己是怎么对待别人的。当我们有这种态度,那一切人都是您的老师,您可以由一切人的反应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所以看一切人皆是老师,唯我一个人是学生,您有这样的态度,那您进德修业的功夫会很扎实。

2022年12月12日星期一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我们去吃早餐,其实餐厅这些工作人员一天要接待多少人,那可能是几百人,所以他也很疲惫。我们看到他的时候就对他微笑,然后我们每次点东西的时候,他送食物的时候,我们都很感谢他。所以服务人员看到我们也笑得格外灿烂,这些是利人利己,您敬他一分,他就敬您一分。

而这个社会确确实实是互助之体,我们的生活处处都能够顺利顺事,都能够很方便,谁帮忙的?是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付出才成就了我们生活的舒适。

我在中心的第一个背包断过三次,因为背得太重了。很多朋友都说,“老师,您带那么重干什么?”我跟他们说我学习“陶侃搬砖”。陶侃,因为那个时候是魏晋南北朝,晋朝国土都一直往南移。所以他念念想着要复兴国土,不敢太安逸,每天把左边这堆砖头搬到右边,明天再把砖头从右边搬到左边。

因为一个人只要安逸就会懈怠,所谓好逸就恶劳,但是每天都能劳动,他的警觉性、他的斗志才会强,所以我说每天背很重提醒我任重而道远。结果因为太重了,这个带子就断了,刚好我们中心前面有几位擦鞋子的先生,我就拿过去拜托他,他差不多三分钟就搞定了,又还给我。他说一块钱,我说一块钱就把我的带子救活了,所以我对他非常感谢。

所以我们就是因为有各行各业人给我们的协助,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幸福,所以面对各行各业的人,我们都应该尊重。

2022年12月13日星期二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有一次我开车的时候,才早上六点多,我发现街道上的树叶都不见了,扫得非常干净,我就想这些树叶去哪里了?街道为什么能这么干净?我们的环卫人员,请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扫的?保证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起来辛勤工作了。

朋友们您不相信,您今天不睡觉,四点多您就会听到扫地的声音。所以我们生活的美好都是他们点点滴滴的付出。所以那天早上我就问学生这个问题,您们出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街道很干净,是谁的帮忙?是很多叔叔、伯伯、阿姨的劳动,所以您们面对这些叔叔、伯伯应该存什么心?尊敬、感恩之心。

当孩子面对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恩心的时候,他就不傲慢,他就懂得时时感谢别人。这个态度重要不重要?重要。什么时候教?您要从小教他。《弟子规》说“勿谄富,勿骄贫”,所以对各行各业,只要他对社会有付出,我们都应该尊重。

2022年12月14日星期三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现在社会上价值观有一点偏颇了,都用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您用金钱衡量人的价值就会把人性扭曲掉。所以有钱的人就瞧不起人,他一瞧不起人,他的孩子就学得很彻底。所以整个价值观的扭曲,还有赖于我们点点滴滴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把它扭转过来。不然所有人都追求金钱,社会将不可想象。

我们对人的尊敬和关怀要在平常的功夫就要练。所以走到我们身旁的每个亲友,您都要提起爱护、尊重他的心,这样您对人的态度才能够扎得很牢。

有位老师他平常的时候骂学生骂得很凶,学生也很怕她。刚好有一天她必须要教学演示,就要教给其他的老师看。因为她平常都骂学生,所以她那天对学生特别好,但是笑起来,后面的老师看了浑身不自在,都起鸡皮疙瘩。为什么?平常凶巴巴的,一时间笑都笑不出很自然的样子。结果她的学生看傻了,不知道怎么回应,因为好像觉得老师很陌生,所以那堂课上下来很尴尬。

所以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礼貌,那可是假不来的,就要从平常就是这样的存心。

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我听到朋友跟我讲这个事例,我就接着问,我说这位女老师是不是跟先生处得不好?是不是跟家里人处不好?他说您怎么知道?人的行为都是从心出来的,她的心一定是非常不安,非常焦躁,才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出来。

所以我们不在结果停留,不在结果批判别人,更重要的,假如我们是她的同事,要赶快引导他,“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然这是一个目标,您不要一开始第一句话就跟她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先要怎么讲?所以讲话是艺术,您直接劈头就讲这句出来,她一定觉得您要教训她。您应该跟她说,“哎哟,别气了,别气了,生气伤自己的身体”。“您看,他还关心我”,她一听也满舒服的。所以要先关怀她,再慢慢建立信任,之后再循循善诱。然后您要演一个好样子给她看,不这样乱发脾气还是可以把学生带好,她就会主动来跟您请教,来向您学习。

所以我们处事当中,见人有善,我们要不嫉妒,要随喜,要赞叹。所谓见贤思齐;见人有恶,“即内省”。见人有善行不去嫉妒,而能够高兴的去赞叹他的好,去引导别人向他学习;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守默就是先不讲。规劝跟守默是观察时机去决定,假如信任够了就应该规劝,假如信任还不够就先不说。所以这个都要审时度势去做,因为您批评只会跟他的关系更不好。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见到别人做错事了,很多人直接反应就是开始骂人。一个人刚好犯错的时候,他的内心很焦躁、很不安,这个时候您再火上浇油不大好。所以见人错事不指责,要赶快协助,赶快把状况收拾收拾,然后再告诉他刚刚错犯在哪。

很多孩子一犯错,家长马上情绪脾气劈哩啪啦就骂一顿,孩子常常被您骂,信心都不见了。所以一犯错的时候,您当下要冷静。先协助他把这个错事打理好,之后再告诉他今天您为什么会犯这个错。您要了解清楚,那孩子就会觉得您处处体谅他,处处指导他,进而对我们老师也好、对父母也好,会倍加的尊敬。所以这个都是我们在人与人接触当中应该注意的重点。

与人相处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叫“让”。争执的时候要退一步,要忍让,见到长辈要礼让,吃饭的时候要礼让,走路的时候要礼让。所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所以要礼让。让路也是让,让食物也是让,所以人与人相处有很多地方都要礼让,当人人懂得礼让的时候,人与人当中相处起来就非常舒服。所以礼让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所以人跟人要保持这个优美距离。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假如人无礼了,不礼让了,就会发生很多冲突,甚至于连夫妻都会摩擦。所以再亲的人也要守礼,这点很重要。您再亲的人就不守礼的话,往往家里的人到最后忍无可忍就会爆发了。所以连您面对您的小孩您也要守礼,进小孩的门要怎么样?还是要尊重他,还是要敲门,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也要先做到,所以礼让重要。当孩子懂得礼让的时候,他将成为一个有分寸的人,懂分寸的人。

刚刚还有朋友提到言语冲突的时候要忍让。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争执跟意见不和的情况,这个时候您要忍得住。所以忍能够化干戈怒气于无形之中。您假如忍不下来,可能一场口舌之战,甚至于肢体之战就出现了。

所以人假如忍不了一时之语言,忍不了一时之气,有可能几年的交情会毁于一旦。所谓一语寒心,三年交情就荡然无存。我们因为气愤的时候,一句很刻薄的话出去,可能这个朋友从此就不相往来了,所以忍的功夫特别重要。忍也是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脾气乱发。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有一个孩子十几岁,脾气特别大。孩子为什么脾气特别大?原因在哪里?从小给他予取予求,啥事都顺他了,您有一天不顺他,他当然就跟您发脾气,所以脾气都是惯出来的。

这个孩子脾气很大,他的父亲就跟他说,您每次发脾气就到家的后门门柱上钉一个钉子,结果他每次发完脾气就去钉一个钉子。过了一、两个礼拜,他看到整个柱子都快要钉满了,才体会到原来自己的脾气这么大。就开始懂得节制,懂得常常忍住自己的脾气,慢慢几个月下来,功夫也比较好一点了。

后来他父亲就跟他说,您今天假如没有发脾气,就到家门后拔出一根钉子出来,后来他就每天就开始可以把钉子拔出来。拔完之后,他的父亲就带着他看这根柱子,他父亲说,您发完了脾气就好像这个洞一样,能不能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所以您每一句恶语就好像插一根钉子,在这些亲朋好友的心上,纵使最后拔掉了,痕迹还留着,所以怒不可发。所以发完怒,对不起就没事了吗?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能够忍的人就能化干戈,能保持好人与人的关系,所以这个忍的功夫、忍让的功夫也要有。

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当我们旁边的朋友很自大自傲。您在他旁边感觉怎么样?很不舒服,很有压力。跟他一起考试,他考了比您好一点,看着您的考卷,您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听了实在很难受。所以傲气的人会让别人无地自容,而谦卑的人处处给人留余地,处处替人着想。

所以《易经》里面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而六十四卦里面只有一卦是六爻全部都是吉。哪一卦?就是谦虚的“谦卦”,只要用“谦”,没有任何状况是不吉。

而《书经》里面也说“满招损”,自傲自满一定招别人的嫉妒障碍;“谦受益”,谦虚的人走到哪都会得到别人的爱戴,都会得到很多的益处。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也好,或者有智慧经验的人也好,喜欢教什么样的人?谦虚受教的人。而一个人没有谦虚的态度,他也不可能虚心来求学问,所以我们也要从小扎孩子谦卑、谦虚的态度。

当然我们也要先看自己有没有做到礼让、忍让、谦让的功夫,这个就是我们要先去提升的地方。

  所以人与人交往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而且这一门功课可能您学一辈子都还觉得不够。所谓“人情练达皆文章”,但是也有一个核心,只要您能处处替人着想,相信您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做到“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也能够做到礼让、忍让、谦让的功夫。

****************************************

2022年12月20日星期二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接物当中,圣贤人还有第二个很重要的提醒,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面对的人、面对的事,假如有不如意之处,不能怪他人,也不能怪这件事。要怪什么?要先反过头来反省自己。这一句教诲是儒家最重要的一句心法。

一个人只要每一次发生事情,第一个念头说“我错在哪”,那这位朋友的学问一定会起得很快。我们现在在人与人的交谈当中,您有没有看到有一个人发生事情了,他马上说是我错了,是我哪里做不好,这种声音多不多?我们茶余饭后大家在那里聊天都是谈什么?都是他害的,都是谁的问题,从来没有听到都是我的问题。当我们现在能听到说“都是我的问题”,那这个人不简单,您也可以通知我,我们要找他来弘扬中国文化。

夫子在中庸里面做了一个譬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用哪个譬喻?用射箭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夫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好像君子之道,好像做人的道理。“失诸正鹄”,这个“失”就是没有射箭射中,“正鹄”就是目标。“失诸正鹄”要怪谁?“反求诸己”,反省自己。

现在人不是,箭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帮我去调查一下那枝箭是哪一家公司出的,怎么这么难射”,还是说这枝弓箭太差了,丢在地上,赶快去换一枝新的来。都把责任一把推给人,不想想明明就是自己的技术不好。所以夫子很会教学,常常用一些具体的比喻让我们去领受这些道理。我在接触很多朋友的过程也常常以这个跟他们共勉。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家人们的同修!

2022年12月21日星期三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有一位母亲就提到,她说我儿子脾气很不好。我就跟她说,您儿子脾气很不好是结果,原因出在哪?他是跟谁学的?朋友们,有些话不用讲到底,讲话要有艺术,叫做点到为止,您们都知道。点到为止,您别把它说破,听懂了就听懂了;听不懂,您没跟她结怨。

结果后来她回去之后就修正了一下,两个礼拜以后,我又去讲课,她就来跟我说,“老师,我儿子这两个礼拜脾气好多了。因为我的脾气好了一些,所以马上他的脾气也好了”。因为一个家庭会感染,您的脾气会感染到他,他也脾气很不好,那您脾气一好,很有修养,这个家庭里面的气氛就很有修养。所以别人不好的时候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过头来从自己开始修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家人们的同修!

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有一位幼儿园园长,他说现在这些年轻老师不懂事,也不会感谢别人。抱怨有没有用?这位园长人非常好,后来他跟我们接触之后,他觉得这些圣贤教诲对他的员工影响会很深远。我们教室不大,他每次都带二十几个人来,把我们挤得是水泄不通。但是我们很高兴,毕竟他带来的这些老师往后都要为人师表,大部分当下也都是为人师表。所以他们能够得到正确的思想就能够影响很多学生。

这些老师来学习几个月之后,刚好遇到教师节,这位幼儿园园长本来以前教师节都没有花,结果那天他的办公室里面都是花。老师学习完之后,也懂得感谢领导人给他的栽培。所以领导人也好,父母也好,先变了,孩子就变了。

前面提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事情没有做好,要反过头来找自己的问题。所以孩子没教好,父母要找自己问题;员工没带好,上司要找自己的问题,而五伦关系我们也应该都用这样的态度去省思。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家人们的同修!

2022年12月23日星期五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有一次刚好我要去演讲,坐在计程车上。有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他说,“老师,我有一个朋友,她先生有外遇了,该怎么办?”我心里想说,我都没结婚,您问我。朋友们,我虽然没有结过婚,但是很多的道理可以去问结婚的人,也可以去问圣贤人。

他这么一问,我马上就跟他说,我说您一定要告诉您的朋友,面临人生很大的挑战的时候,她必须要先回归到一个念头,就是“我错在哪里”。假如她没有办法回到这个念头,这一题无解,解不出来。因为一个人不先从“我错在哪里”着眼的时候,他的情绪一定耗在“他错在哪”,每天忿忿不平,绝对会意气用事。

所以第一点,她一定要回过头来想“我错在哪里”。纵使她错两分,她先生错八分,她也一定要来反省她错的两分。惟有一个人有这么真诚的态度才能够唤醒她先生的良知,不然一定是悲剧收场,闹到最后谁也不认错,这就是”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

第二点,您要告诉她,不可以去责怪那个女人。很多人说都是那个女人害的,都是那个男人害的,人一面对事情很难提起理智,往往都是意气用事,所以人生一路走来遗憾不断,因为没理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家人们的同修!

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

孟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提醒,孟子说“人必自侮”,人一定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做了侮辱自己的事,人家才会瞧不起您,您自己连穿着都穿得邋遢,人家怎么尊重您。所以人必先自取其辱,人家才会侮辱您。

家庭必然是自己家人之间先有冲突了,人家才能趁虚而入;一个国家必然是内部都已经起冲突了,其他的国家才来打您,才来统治您。所以根源在哪?根源还在自己,所谓俗话说的“家火不起,野火不来”,家里的无明火不烧,外面的火也烧不进来。所以遇到人生的问题一定要反省自己,才能够把形成这件恶果的因真正找出来,而您真正找出原因才能化解这件事。所以这第二点一定要回过头来了解到还是自己的状况,还要从自己开始修正做起。

  而男人错了之后,总有一天他会知道原来那些都是梦幻泡影,他去找一个女人哪会是好的女人,破坏人家家庭的会是好女人吗?不会,逢场作戏,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是假的,之后还会乖乖的回过头来。所以我们要有包容的心。

  对待先生要有一些很重要的态度,当先生对的时候,比方说先生很努力工作,当先生有一些价值观很正确,您只要在旁边拍手叫好就好,“您怎么这么优秀,您怎么做得这么好”,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当先生对的时候,您要把他像对待父亲一样,对他很崇拜,“您怎么都会,我都不会”。平常就像朋友一样,很轻松。

2022年12月25 星期日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当先生错的时候怎么办?您要把他当,(不是孩子,孩子还不够),要当自己的儿子看。您儿子犯错的时候,您会不会跟他没完没了?会不会?您可以对孩子这么宽恕,为什么对先生不能宽恕?这么不公平。

您看您儿子犯错,您还会帮他掩过饰非。您先生犯错的时候,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您,跟您拼了。很多朋友就说了,他都这么大了,应该懂这些做人的道理,这句话对不对?应该懂不是一定懂,这个应该是您定的应该。

请问谁教他做人?谁教他夫妇的道义?谁教了?您没教能怪他吗?所以一个七岁的孩子学《弟子规》学了一、两个月,站台上去说,我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不然他本来每天想的是如何谋害父母,您看。请问我们电视、电影、传播媒教男人做什么?没教导他对太太要有道义。电视里面每个女性都是花枝招展,是不是?所以现在的男人也不好当,因为又没有定功,因为又没有圣贤教诲,外面诱惑一大,兵败如山倒,所以这个“应该”有待商榷。他又没有听过宋弘的故事。

2022年12月26 星期一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东汉有一位大臣叫宋弘。当时的皇帝是东汉光武帝,光武帝的大姐的先生过世了,皇帝的大姐对宋弘非常欣赏,就叫皇帝去说媒,说她要嫁给宋弘。一般的人想,只要娶了皇帝的姐姐就是皇亲国戚,这个关系谁都想攀。皇帝就去就告诉宋弘,听说人一有钱就把衣服换新的,人一有钱就把老婆换掉。

结果宋弘听完之后马上跟皇帝讲,他说“贫贱之交不可忘”,贫贱时候,患难当中交的朋友,纵使您飞黄腾达了,绝对不能忘记当初的那分道义,那分互相的扶持,是做人的根本,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

接着又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己再怎么样发达了,这个“糟糠”是谦虚,就是说自己的原配(老婆)一起跟我们胼手胝足,绝对不能忘了这分情义,所以绝对能把原配休掉。

而宋弘讲话很有艺术,您看他讲话的顺序,“贫贱之交不可忘”,他这句话一出来,把皇上做人的正气怎么样?“您说的有道理”。再接着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样皇帝马上觉得,“对对对,我不能这样子去要您这么做”。但是假如第一句话皇帝说,“来,您要不要娶我大姐?”您马上说“糟糠之妻不下堂”,皇帝会很不高兴,您这么顶撞我。所以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古代的人连讲话,它的次序都很有它的道理存在。 

由于宋弘这一个态度,不只提起了皇帝的正气,同时提起了满朝文武百官的气节。他假如娶了皇帝的大姐,那个时代的大臣就乱了。而由于他这么有夫妇之义,东汉往后这些大臣都以宋弘为标杆。所以圣贤人做事不看眼前,看长远。

2022年12月27 星期二

请问现在的男人几个人听过东汉宋弘的故事?所以您说他应该懂。现在的人是有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身体,不代表他有三、四十岁的智慧。有时候三、四十岁还比不上二十岁的人,所以更遑论这么多的诱惑出现。

这个时候您能够去接纳,能够去宽恕,进而能够去引导您的先生,才能够走出这个人生的挑战。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朋友们,您要相信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往往都是错了之后,没有人接纳他、包容他,也没有人教他。所以他为了面子才一错再错,搞得人生一塌糊涂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既然有缘当夫妻,就应该珍惜这分恩义。

2022年12月28 星期三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有一位女性她先生也出现外遇问题,孩子还在念小学,她就去找杨老师。杨老师告诉我,女人在这个时代很辛苦,所以要对女人多一些关怀。

杨老师教书法,小孩都回去了,很多当母亲的、当太太的留下来咨询,有时候问老师问题问到半夜一、两点。您不解她的问题,有时候刚好已经卡住了,到时候会走上不好的决定就麻烦,甚至于有的还可能走上绝路,所以这个要解当务之急。所以常常都讲到一、两点。

杨老师说她的车上随时都会放雨伞,为什么?藏起来,只要遇到紧急状况马上可以保护自己。然后走路穿的衣服都让人家分辨不出她是女的,这样比较安全,所以确实不容易。所以杨老师辅导人家庭关系的能力,都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来的。

  这位女性遇到了这个问题,杨老师就对她说,她说:您是不是真的想解决?她说:是,我真的要解决。杨老师说:那我给您的建议,您就要照做。很多人来问问题,说我要解决、我要解决,听完建议之后就退回去了,所以要有决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22年12月29 星期四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杨老师跟她说,面对这样的情境(男人有外遇),您一定要拿出女人最大的魅力,叫什么?“温柔”。所以老师就跟她说,您从今天开始一定要打扮得很端庄、很美丽,不要先生一进门就把他吓出去,要端庄美丽每天等着他回来。

然后这位女士就回去开始做。第一天,十一点过去了,十二点过去了,她的先生一点才回来,这个时候怎么办?按照以往的话要骂一场。这个时候突然体会到“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先把怒气压下来,一看她先生一进门,马上跑过去帮他拿包包,“您真是辛苦了,工作真辛苦,来来来,肚子一定饿了,我去帮您煮碗面,您在这里赶快坐好”。就跑过去开始煮面。

她先生是惊魂未定,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接下来每一天都等到她先生回来,而且先生还没回来以前,都已经把孩子的功课打理好了,家里都整理好,都做得服服贴贴,等着先生回来,就这么样一天接一天真干。做了差不多两个多月,有一天她先生回来得特别早,很早就回来,一进门,话还没说,双膝就跪下去。她先生说您就饶了我吧,我跟您招了,他先生说,这几个月,我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

所以一定要用真诚来唤醒对方的良知,意气用事,人生无法走向圆满的结局。由于这位女性确确实实要求自己先做到自己的本分之事,所以”行有不得,还是要反求诸己。“

2022年12月30星期五 家人们好,我们继续学习分享《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下)

当我们处世当中都能这样去做,一定会赢得您孩子对您的尊重,赢得身旁亲友,甚至于您的员工对您德行的尊敬。所以以后遇到啥事要发脾气了,哪一句教诲要突然跑出来?哪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有这种态度。

  《吕氏春秋》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凡事之本”,所有事情的根本在哪里?“必先治身”,就是自己的修身功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自身,所以为天下者也好,为家庭的也好,为国的也好,都要先从自己的修身根本开始做起。当您的身修好了,您的家自然就和乐,因为您已经做到最好的身教。您的身修好了,您的员工对您没有话说,打从心里尊敬您,那您的事业绝对会经营得很好。所以根本找到了,事情就可以办得成功,根本就在修身的功夫。我们这里谈的是中国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教诲,所以我们学完之后要好好的去笃行、去落实。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寻找幸福》笃行——处事(上 下)
《寻找幸福》——人生幸福的规律(上 下)
《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下)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寻找幸福》笃行—接物(上 下)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10/15/%e3%80%8a%e5%af%bb%e6%89%be%e5%b9%b8%e7%a6%8f%e3%80%8b%e7%ac%83%e8%a1%8c-%e6%8e%a5%e7%89%a9%ef%bc%88%e4%b8%8a-%e4%b8%8b%ef%bc%89/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371 天
  • 文章总数: 469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5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23日 10:46:15
  • 查询数据库38次,耗时0.038秒。
  • 内存消耗 4.3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