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善学圣贤教诲
首页 > 传统文化 作者:礼记 2025年10月15日 浏览:4 字号: 评论:暂无评论

一个人如何善学?学习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这样学习才不会纸上谈兵,才不会很空洞。您学习不落实在生活,迟早增长傲慢之心。  

我们常常接触一些朋友,说我念经典已经念了五年了,我学习圣贤教诲已经五年了,这有什么意义?还拿出来跟人家比,一点意义都没有。您不拿出来还好,一拿出来,人家看您连第一句都还没做到,那不是给人家看笑话?所以处处要看看自己,勘验功夫有没有落实。

因为落实是学问转动的枢纽,落实也是开一个人的悟性的关键点,您越做,体悟越广越深。时时刻刻懂得反省,懂得改过。我们在前几天开了一帖中药,朋友们,您们吃得如何?看诸位的气色好像吃得不错,早晚服用一遍《弟子规》。朋友们,您有没有服用我看得出来,真的,人只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一位朋友,我说最近您都看什么书,他吓一跳。因为我看他的气色不大好,因为一个人看错书之后会影响他的思想,一影响思想就会表现在您的面部。所以我说您最近看什么,他就吓一跳,然后他接着主动讲,他说没有,我自己跑去书店买了一些“大学”、“中庸”的白话解。我说那些东西先不要看,因为您看它的注解,您是被它引导,假如这个人的知见错误了,您就被他误导。而且说实在的,学习圣贤学问第一本也不是“大学”,是《弟子规》。

 2023年2月13日

  所以善学的人一定要做到一点,“听话”。这一点对现在的人来讲最难,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没办法。前面讲了反省,我们早上念一遍提醒自己一遍,晚上念,反省自己今天做到多少,这样才能够“过能改,归于无”,这样才能“德日进,过日少”,这个很重要。当我们每天都能进步一点,那三个月、半年之后那不得了,不要小看这一步一步的踏出去,积小步就成大步。

还有没有?善学要有恒心,要坚持,很重要。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当我们的学问还没达到一种境界以前,您绝对不可以懈怠,除非您已经可以达到孔夫子的“四十而不惑”,对任何东西都不疑惑了,那就不会被境转。一般的人还没达到这种境界,很容易被境转,所以这个时候要时时读书,天天接受圣贤教诲,才不容易随波逐流。所以一定要有恒心,长期熏习,这个很重要。

朋友们一定要记住,您假如一日曝之,十日寒之,这颗植物本来可以长得很好,我们的根性本来可以长得很好,您拿出来晒太阳晒一天,这个阳光就好像圣贤教诲,才晒了一天又把它抬到阴暗的角落放十天,它能不能长得好?一定长不好。

2023年2月14日星期二

朋友们,学要记住落实,学要记住谦卑,学要记住反省,学要记住老实听话,学要记住有恒。再来,学要抓住纲领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最重要的就是学要扎好根基、基础,所以扎根基是成败关键。所以《弟子规》要学多久?一生,当然这个教诲一定要一生奉行,而您要全心全意把这些教诲落实在生活,最少也要做半年,您越做,您会越觉得它博大精深。

有一位老师,做得很认真,结果做到最后他说,我本来是公认的孝子,越做越觉得自己不是孝子,越觉得跟古人比起来差太多了。所以掌握纲领一门深入,把根基扎稳健。

学贵立志,有志向才决定您学业的成败。当有志向的时候,志向就好像一个主帅一样,会让您每天很有斗志,每天能够勇往直前。我们很多的老师都以“往圣继绝学”为使命,都以“万世开太平”来自许,所以他们每天的学习根本不用人催。

我们要立志做一个好父母,立志做一个好的领导人,做一个好的子女,自己要当孝子,当这分志气能够坚持不断,您的学习也能够勇猛精进,所以学习一定要立志。下次我来的时候,您可不能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您讲课真好听”,我听了会很伤心,又不是来勘验我讲得好不好。假如您跑过来说,老师,这几个礼拜我做到了什么孝行,那我听了会很感动。所以最重要的一定要去做到,一定要朝着志向去努力,我们的学问才是落到实处了。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

  还有没有?善学还要怎么样?翻翻看《弟子规》。善学的话还要学活一点,活学活用,不能学成书呆子,活学活用。中国文化是活活泼泼的,我们可不能把它学呆了。所以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了,要活学活用,这个时候要拿出最大的魅力,是温柔,要活学活用。只要能把事情圆满,那我们要能屈才能伸。

善学也要懂得发问,“心有疑,随札记”,学问学问,学着会问,要懂得发问。所以有什么问题把它记下来,往往您记了问题,只要您每天保持熏习圣贤经典跟教诲,有时候您在念的时候,这个问题就解掉了,就不需要去问人了。其实问题都在哪?在自己的分别跟执着,一念经文的时候不打烦恼,提起来的是圣贤教诲,提起来的是仁慈博爱。结果马上心量一扩宽,障碍就过去了,所以问题可以记下来。但是也随着您在薰习的过程,可能很多问题自然就解掉,假如还没解的问题,欢迎大家可以把问题写到“大方广”网站上面去,我们再做回答,所以要多请教。

2023年2月16日

   “知耻近乎勇”,这是孔夫子给我们的三达德,要用三达德去求学问。其实这个三达德上面都有了:“力行近乎仁”就是要落实在生活,然后有恒心一门深入叫“好学近乎知”。那反省叫什么?改过,叫“知耻近乎勇”,所以也要有勇气去学习、去改过。所以圣贤教诲都是殊途同归,这些态度我们要能够提得起来。

最后在夫子的教诲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君子九思”,我们可以时时从九个方面去观察自己的道德修养,叫“君子九思”。修行最好下手处就是起心动念。九思是哪九思?我们接下来来研究一下,第一个“视思明”,第二个“听思聪”,第三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实这九思在我们这几天这个整个研讨的过程都提到了,只是夫子把这些教诲整理在一句话里面。

2023年2月17日

  我们看“君子九思”第一句:“视思明”,就是您眼睛看到所有的事情要能看得明白,叫“视思明”。您不要每天看一大堆事情都糊里糊涂的,所以人看到一些事要懂得怎么去辨别,要懂得从结果推出原因在哪里,把它的来龙去脉都能了解清楚,这个叫“视思明”。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您可以马上判断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就是您的功夫了。或者是当我们来到一个团体当中,为什么团体目前的相处状况是这样,您也要能够推演出来。当您能够推演出来龙去脉,您才知道您要从哪里继续做起。

  “君子九思”第二句:“听思聪”,“听”就是您听到人家所讲的话,您可以了解到他的存心是什么。他的存心是为了他的目的,还是他的存心是为人着想,您都要听得出来。再来,您也可以从他的言谈当中听出他的需要在哪里。

比方说,您妈妈打一通电话问您“您最近好不好?”,给您寒暄问暖,但是您马上可以感觉到一定是母亲希望我回去。她可能在思念您,她也可能在思念她的孙子了,这个时候我们“听思聪”,懂得还不等人开口就主动去做。我们大人就是不想把话讲得太明白,您只要能意会,对方就会觉得您很能体恤他,很能了解他的需要。所以要听懂别人的话,也要听懂言语背后的弦外之音,这个都需要经验去积累。所以您每天所看看明白,所听听清楚,也是在长您的学问。我们说行万里路,这都是在勘验您的功夫。

2023年2月18日

“君子九思”第三句:“色思温”。“色思温”,这个“色”就指的是您的脸部表情,我们的脸部表情一定要呈现很温和的状态。因为人与人相处直接看到的就是您的脸,假如您的脸很臭,那无形当中人与人的对待、人与人的关系就已经出现一道鸿沟了。

我们看到很多朋友一跟人交谈起来,马上眉头就皱起来,有没有看到?当您跟一个朋友在讲话的时候,他的眉头都锁起来,您会有什么感觉?觉得好像很紧张。所以要常常观察到自己讲话的表情是不是会给人家误会,是不是给人家很有压力。

您假如脸部表情都很放松,人家跟您聊天就觉得很轻松,所以“色思温”。常常会听到一些朋友跟朋友交谈说,我看那个人很不顺眼,其实也没跟他讲半句话,他们就说看他不顺眼,为什么?可能就是表情不够好,让人家会有其他的想法,所以要“色思温”。所以平常照着镜子笑一笑,练练笑容,笑得自然灿烂,不要制造了无形的人与人的阻力。

  

2023年2月19日

“君子九思”第四句:“貌思恭”,这个“貌”除了脸部之外,整个您的肢体语言就让人家感觉很恭敬、很谦卑,这个假不来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在跟一些朋友相交往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他在端水的时候端得那么的自然,端得那么的熟练,这就代表他平常处事做人都是这样的态度。

您不要看一个夹菜的动作,平常都没有在夹的,要夹都夹不出来,一夹就笨手笨脚的。因为平常就没有这种时时体恤到别人马上能够去做的态度,所以光是倒一杯水都可以看出个中他的修养在哪里。所以时时处处我们能够提醒自己,整个要从内把恭敬的心散发出来对待别人,这个叫“貌思恭”。

  “君子九思”第五句: “言思忠”,我们说的“言忠信”,言语绝对不偏私、不偏颇,绝对是大公无私,这是“言思忠”,这个部分我们前面讲过了。 “君子九思”第六句:“事思敬”,对于答应别人的事要毕恭毕敬去做到。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诺。

“君子九思”第七句:“疑思问”,有怀疑要问,刚刚我们也提到,要去把事情搞清楚。“君子九思”第八句:“忿思难”,愤怒要考虑到,一发就不可收拾,就挽回不了了,所以对于自己的脾气也要好好的去对治。

2023年2月20日

君子九思”第九句:“见得思义”,您要获得一样东西之前一定要思考合不合乎道义,合不合乎法律。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尤其现在诱惑这么多的时代,您可要把持住应该做的原则。假如您第一次没有坚持原则了,那就会有一就有二,无三就不成礼,您只要守不住第一次的清廉,您可能一辈子就会出差错了。

很多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的人说,我这个工作他们都排挤我,我不就做不成了?听起来有没有道理?所以人不明白道理,时时都会被这个大环境给您冲走。当您能够立住您的原则,立住您的态度,把工作辞掉之后,因为您是有德行之人,您的福分会更大,到时候您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现在这个时代找不到真正有德行、真正做事有这种魄力的人,所以必然会有后福降临您的。人就是舍不下眼前这个利益,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见得思义”太重要。这是君子九思,这个“思”含有处处反省、处处观照自己的意思。

所以三个字可以让您抓住中国文化的纲领,叫“君、亲、师”。一段话也可以让您掌握圣贤的教诲,叫“君子九思”。一本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的经典也可以让您掌握圣贤教诲,叫做《弟子规》。

2023年2月21日

跟朋友们讲一个很有趣的科学实验,科学的印证。在日本有一群猴子在一个小岛上,它们流传了几千年,都是拿着红薯,然后身上敲一敲,然后就吃了,所以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刚好有一只母猴子它拿着红薯到河边把它洗一洗,再吃时觉得更好吃,不用再咬沙子了。

结果它这么一做,其他的猴子都过来跟着它一起做,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只有少数的猴子死都不肯用水洗,哪些猴子?十二岁以上的老猴子,死都不肯洗。您们笑什么?这个模式跟我们人有些雷同,人老了更固执。因为老猴子都有权力,所以它觉得说,我假如跟您洗,好像我的地位变低。

后来这个猴子就开始都用水洗。河水乾枯了,它们就拿去大海里洗,结果一洗,更好吃。结果很奇妙的现象发生了,当这群猴子用水洗的数目超过一百只猴子,超过某一个数字后,其他的小岛都开始用水洗。它们有没有用手机通话?没有,它们也没有卫星转播,请问为什么其他小岛的猴子都开始用水洗了?波,这个现象叫“百匹猿猴现象”。

这个现象在人类也印证。某一个实验室,比方说巴黎实验室,研究出来一个化合物,他一研究出来就不想给人家知道,我要申请版权。结果很奇妙,没过多久,各地的实验室都研究出来,因为脑波一动就有感应。

所以当每个人都是不好的念头,这个社会会乱;当每个人都提醒自己要落实圣贤教诲,要来做到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开始转。所以朋友们,不要小看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善念,都将影响这个社会。所以朋友们,我们立志要做圣贤人的好学生,让这些善的意念开始在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散发出来。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 
《寻找幸福》——人生幸福的规律(上 下)
第41届学习《心想事成》课程心得
《寻找幸福》——善学圣贤教诲
本文作者:礼记     文章标题: 《寻找幸福》——善学圣贤教诲
本文地址:https://liji.mofengfeng.com/2025/10/15/%e3%80%8a%e5%af%bb%e6%89%be%e5%b9%b8%e7%a6%8f%e3%80%8b-%e5%96%84%e5%ad%a6%e5%9c%a3%e8%b4%a4%e6%95%99%e8%af%b2/
版权声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为“礼记”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统计
  • 建站日期:2016-8-1
  • 运行天数:3371 天
  • 文章总数: 469 篇
  • 草稿总数:1
  • 评论总数:15 条
  • 链接总数:0 个
  • 分类总数: 53 个
  • 标签数量:1 个
  • 页面总数: 2 个
  • 用户总数:1 人
  • 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23日 10:46:15
  • 查询数据库38次,耗时0.033秒。
  • 内存消耗 4.26 MB